[发明专利]一种抗震房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6195.X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柯丽丽;倪兴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正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震房建结构,其包括基座、立柱、顶梁以及抗震机构;基座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布置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内层的内端面与立柱连接,外层的外端面与地面连接;在中间层与内层之间、中间层与外层之间均填充有缓冲垫层;抗震机构包括一端均铰接于立柱上的斜支撑梁、布置于立柱与顶梁之间的垂直缓冲件以及固定安装于顶梁上的固定滑杆,多根斜支撑梁周线等距布置于立柱上,固定滑杆数量与斜支撑梁一一对应布置,且斜支撑梁的另一端分别滑动套设于固定滑杆上,固定滑杆、斜支撑梁与垂直缓冲件之间呈支脚三角状布置。本申请具有提高房屋的抗震系数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房建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造成的。地震来的快去的也快,往往就发生在几十秒甚至十几秒很短暂的时间,人们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房间内特别是高楼里逃生。
现有的房建过程中大多使用预制的墙板来完成房屋的建筑过程。在工作人员建筑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将预制墙、预制楼板以及预制柱的整体结构建筑完成后,然后在预制墙、预制楼板以及预制柱三者的连接位置使用铁丝将钢筋捆绑在一起之后再使用混凝土进行浇铸,待混凝土冷却之后便可以将预制墙、预制楼板以及预制柱三者位置固定。
而现有的房屋建筑完成之后,房屋的整体较分散,虽然将预制墙、预制楼板以及预制柱三者的连接位置的钢筋进行了捆绑,但是浇筑过程中会使预制墙、预制楼板以及预制柱三者的连接位置的钢筋之间的缝隙较大,一旦地震来临,地面带动房屋在水平方向上晃动,预制墙、预制楼板以及预制柱三者很轻易地就会发生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这样就会使房屋瞬间坍塌,房屋的抗震系数较低,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房屋的抗震系数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抗震房建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震房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房建结构,包括与地面连接的基座、一端连接于基座上的立柱、顶梁以及连接于立柱与顶梁之间的抗震机构;所述基座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布置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内端面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外层的外端面与地面连接;在所述中间层与内层之间、中间层与外层之间均填充有缓冲垫层;所述抗震机构包括一端均铰接于立柱上的斜支撑梁、布置于立柱与顶梁之间的垂直缓冲件以及固定安装于顶梁上的固定滑杆,多根所述斜支撑梁周线等距布置于所述立柱上,所述固定滑杆数量与所述斜支撑梁一一对应布置,且所述斜支撑梁的另一端分别滑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滑杆上,所述固定滑杆、斜支撑梁与垂直缓冲件之间呈支脚三角状布置。
优选的,在所述固定滑杆上均滑动套设有滑套,所述斜支撑梁分别铰接于所述滑套上,在所述固定滑杆上套设有缓冲弹簧,两所述缓冲弹簧对称布置于所述滑套两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套、立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顶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滑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
优选的,所述内层、中间层及外层均包括左半部和右半部,所述左半部与右半部之间通过弹性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层与弹性部一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设置有多个,且在所述中间层与中间层之间均布置有所述缓冲垫层。
优选的,在所述缓冲垫层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部,多个所述缓冲垫层之间通过限位部一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均为金属板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正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正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61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