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5293.1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德;曹霞;张挺;徐艳勤;胡兴桥;周幼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2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谢潇 |
地址: | 3158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仿生 生物 填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包括密度为0.8‑1.3g/cm3的填料本体,所述的填料本体为弯翘的叶片状,所述的填料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多条凸筋,多条所述的凸筋纵横交错,从而将所述的填料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划分为多个挂膜区域。本发明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比表面积大,便于微生物附着,形成生物膜,同时也可起到调控生物膜厚度的作用;该仿生生物填料能够悬浮在水中,并能够在水中自由翻转,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水处理的降解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生物膜的脱落,保证长期水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用生物填料,具体是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
背景技术
水处理中往往要用到生物填料,使用时,生物填料悬浮于水中,为微生物提供附着-固定的动态场所,作为微生物挂膜的载体。常见的生物填料为蜂窝状和网状,虽然微生物可附着生长,但使用后形成的生物膜不易脱落,影响了新旧更替,不利于新的生物膜的生长,且随着生物膜的增厚,生物填料会下沉,不利于挂膜,影响水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该生物填料一方面通过增加微生物与载体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更利于微生物附着形成生物膜,另一方面通过剪切力帮助生物膜脱落,达到控制生物膜的厚度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水处理的处理效率,从而保证长期水处理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包括密度为0.8-1.3g/cm3的填料本体,所述的填料本体为弯翘的叶片状,所述的填料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多条凸筋,多条所述的凸筋纵横交错,从而将所述的填料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划分为多个挂膜区域。
本发明水处理用仿生生物填料,将填料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计为具有多个挂膜区域的形式,比表面积大,便于微生物附着,形成生物膜,同时也可起到调控生物膜厚度的作用。
填料本体的密度为0.8-1.3g/cm3,且填料本体为弯翘的叶片状,可保证生物填料能够悬浮在水中,并能够在水中自由翻转,通过填料在水中翻转形成的剪切力,可以在两片填料或多片填料接触的过程中,将高出凸筋的生物膜给“切掉”,从而保证生物膜的活性,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水处理的降解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生物膜的脱落,保证长期水处理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多条凸筋包括主筋、辅筋和外围筋,所述的主筋沿所述的填料本体的中部设置,所述的外围筋沿所述的填料本体的外周缘设置,所述的辅筋连接设置在所述的主筋与所述的外围筋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填料本体的表面凹凸不平,目的是进一步增大比表面积,从而增加微生物与载体间的有效接触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的填料本体的最大长度为8-10cm,最大宽度为4-5cm,该填料本体的大小与常规树叶的大小相当,相比于传统的活性砂、颗粒滤料、陶粒等传统生物填料而言,可有效避免生物填料随水进入后续水处理环节的现象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的填料本体为塑料制成的填料本体。填料本体可以选用含有炭黑、碳酸钙、淀粉等亲生物性添加物的PP或PVC塑料,以利于挂膜。
作为优选,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填料本体的厚度为1.0±0.5mm,每条所述的凸筋的厚度为200±50μm。这种尺寸的生物填料的整体厚度相对较薄,在曝气的条件下更易于在水中翻转,适于作为仿生硝化生物填料,应用于好氧反应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填料本体的外周缘设置有一圈锯齿。本发明生物填料作为好氧填料使用时,在填料本体的外周缘设置一圈锯齿后,生物填料在水中翻转运动的过程中,锯齿可对水中的气泡进行切割,提高氧的利用率,并且,在生物填料之间相互碰撞接触时,有利于相互之间剥离过剩的生物膜,起到进一步调控生物膜厚度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52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