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装设计贴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4679.0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姜宛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5B35/06 | 分类号: | D05B35/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设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装设计贴条装置,涉及服装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用于防止布料的底板(1),以及通过该支撑组件连接在底板(1)上方的第一支架(3);设置在第一支架(3)上的拉平机构,该拉平机构的输出端可与底板(1)表面接触,实现将布料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拉紧,底板(1)上设有与拉平机构相对应的第一辅助机构(11),该第一辅助机构(11)与拉平机构接触并将布料夹持向两个相反方向拉平,本发明通过在底板上安装第一辅助机构和第二辅助机构,在防止布料后,能够从而布料底部进行多个方向的理平,而通过第一辅助机构与拉平机构的输出端进行接触,然后通过第一辅助机构运动将布料进一步的拉平,从而减少布料贴条时出现褶皱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服装设计贴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服装的肩封上加嵌线和贴条,通常的加工方法是先把嵌线单独做好,再缝在肩封上,贴条是先用人工烫成直条,再用平缝机缝上去,因包绳所用材料是人造革,宽度不可超过太多,加上贴条要紧靠嵌绳。在实际缝制时贴条很难烫准,并且宽度根本无法完全一致。由于贴条为涤丝纺材料,缝纫后因为存在针孔不可拆掉返修,故在缝制时需要对贴条进行很好的固定,避免贴条在缝制过程中移动。
现有的贴条装置仅能对布料进行压紧,在压紧前需要人工对布料进行整平,否则在贴条后的布料容易出现褶皱现象,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CN111996686A,公开了一种服装设计贴条装置,包括基座、安装座、固定架和压紧结构,其主要是对贴条进行初步的夹紧固定后在通过设置的调节结构,调节结构中的转动盘、滑动块、调节杆、锥齿轮、支杆和定位块之间的配合,使压紧板二次下压固定,但是在初次下压固定时难免布料底部出现褶皱而不对布料进行拉平则会严重影响后续操作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服装设计贴条装置来解决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设计贴条装置,以解决在对服装生产过程中贴条进行固定时如何降贴条的进行拉平整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服装设计贴条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布料的底板,以及通过该支撑组件连接在底板上方的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拉平机构,该拉平机构的输出端可与所述底板表面接触,实现将布料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拉紧,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拉平机构相对应的第一辅助机构,该第一辅助机构与所述拉平机构接触并将布料夹持向两个相反方向拉平。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贴条装置还包括一个在拉平机构与第一辅助机构接触之前对布料底部进行向两个相反方向拉动的第二辅助机构,其中,所述第二辅助机构的拉动方向与第一辅助机构的辅助方向在空间上垂直。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侧壁的第一电机,以及开设在底板上的两个凹槽;转动连接在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至少两个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滚轴,滚轴上套接有履带,履带将凹槽表面封堵,所述拉平机构的输出端与履带接触。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辅助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凹槽的内侧壁且位于履带内的支撑盒体,所述支撑盒体两侧壁与滚轴外表面分离式贴近,所述支撑盒体顶壁与履带内壁滑动相抵。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包括开设在底板内的空腔,空腔内壁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双向螺杆以及至少一个与第一双向螺杆轴线平行的滑杆,所述空腔内活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板,两个移动板分别与第一双向螺杆上的两端相反的螺纹连接,且移动板与滑杆滑动连接,底板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移动板顶部设有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的外伸杆,外伸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上转动连接有与布料底部接触的转套,所述底板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双向螺杆转动的第二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未经四川轻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46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