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消减热震的高炉均匀鼓风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4606.1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4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良;徐润生;刘德军;刘征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B9/00 | 分类号: | C21B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胡婷婷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减 高炉 均匀 鼓风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消减热震的高炉均匀鼓风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高炉和若干个热风炉,所述高炉的外周周向布置有热风围管,热风围管通过若干个热风导管与高炉连通;若干个热风炉沿高炉的外周周向布置,且分别与热风围管通过可拆卸的气流导入器固定连接。气流导入器为T型结构,分别与热风炉端及热风围管端可拆卸连接。改变热风炉与高炉的直线排列布局为环形均匀周向布局,同时加以三岔口预制,从根本上消除直线排列的热风输送路线长、关键部位热震、散热强诸多弊端。具有显著的创造性、环保性、综合性和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消减热震的高炉均匀鼓风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热风管道是一组复杂的高温、高压空气输送系统。在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历史中,热风炉的成功应用无疑具有特殊的地位。高炉使用热风冶炼为节约储量有限的冶金焦、降低能源消耗、提高高炉产量、降低炼铁成本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减少CO2排放,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且积极的影响。
实际使用中,通过多个热风炉交替给高炉进行供应热风,且热风炉产生的热风需要经过热风管道输送至高炉,在输送过程中进行混风调温,保证进入高炉的热风温度的相对稳定。现有热风炉的混风管道接入热风管道上的位置一般是在围管前的热风总管上,整个热风炉系统共用一套混风管道系统。例如图3所示,高炉热风炉的常见配置,是4座热风炉20′(少数有3座)呈直线布置态,在热风炉20′布局直线的一端或一侧,配1座高炉10′,4座热风炉20′所产热风分别通过各自的主短管30′统一进入热风总管35′,热风总管35′将热风送进高炉10′的热风围管32′,经热风围管32′下部的热风导管33′和风口34′鼓入高炉10′。
现有高炉热风系统存在如下问题:1)热风出热风炉20′,经主短管30′与热风总管35′相连处,沿热风总管35′从右到左,虚线圆框依次表示的最外侧热风炉主短管30′与热风总管33′的直角拐口351′、3个热风炉主短管30′与热风总管35′的三岔口352′、热风总管35′与高炉热风围管33′的三岔口等处,会发生剧烈热震,导致管线局部内衬及外壳破损,致使高温热风无法正常输送到高炉10′,迫使热风炉20′因其后道热风输送系统的瓶颈限制,而不得不降低生产强度,最终影响高炉生产,造成整个生铁成本的升高。2)高炉10′与热风炉20′群的直线布置,热风输送线路长,则管线沿途散热量大、热风温降就大,能量损失就大,所用保温材料及工程量也大,同时事故点也多,维修量及成本也大。3)高炉10′与热风炉20′群的直线布置工艺,致使热风只能是统一由热风总管35′输送至热风围管32′的A点处,即热风总管35′与高炉热风围管32′的三岔口3处,这就直接造成了热风进入热风围管32′,再经热风导管33′和风口34′进入高炉后,从热风进入热风围管32′的初始点A,至热风进入热风围管32′在路径上的中间点B1(B2),到最后的热风进入热风围管32′的最远点C,在压力和温度上,会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这最终造成了高炉鼓风的周向偏析。4)高炉10′与热风炉20′群的直线布置,从送风热风炉20′、主短管30′、热风总管35′、热风围管32′,都是单线输送,其线上任一处破损,高炉都必须休风停产,损失巨大,且维修量大,工程时间长。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可消减热震的高炉均匀鼓风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消减热震的高炉均匀鼓风系统及方法,变热风炉与高炉的直线排列布局为环形均匀周向布局,同时加以三岔口预制,从根本上消除直线排列的热风输送路线长、关键部位热震、散热强诸多弊端。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消减热震的高炉均匀鼓风系统,包括高炉和若干个热风炉,还包括沿所述高炉的外周周向布置的热风围管,所述热风围管通过若干个热风导管与所述高炉连通;所述若干个热风炉沿所述高炉的外周周向布置,且分别与所述热风围管通过可拆卸的气流导入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炉与所述气流导入器之间通过主短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4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