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韧性好耐低温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3682.0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任永德;许兵;张志强;吴非;齐耀辉;许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平神马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55/02;C08K13/06;C08K9/06;C08K9/04;C08K7/06;C08K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韧性 低温 聚酰胺 树脂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韧性好耐低温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复合材料包括长碳链尼龙、ABS树脂、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纤维、偶联剂、抗氧化剂和助剂,其中,制备方法包括(1)按重量百分比计,将长碳链尼龙40‑60wt%、ABS树脂10‑15wt%、纳米二氧化硅12‑15wt%、偶联剂8‑10wt%以200‑500转/min混合5‑8min,再加入抗氧化剂2‑8wt%和助剂1‑9wt%继续混合20‑40min;(2)将混合物加入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同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玻纤口加入纳米碳纤维5‑8wt%,通过挤出、冷却、干燥、切粒得超耐低温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哟中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韧性好耐低温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还涉及一种柔韧性好耐低温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树脂(PA,俗称尼龙)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聚酰胺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酰胺基,用作塑料时称尼龙,用作合成纤维时称为锦纶。其具有坚韧、柔软性、结合力强,耐磨,耐油,耐水,抗酶菌,但吸水大,是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
为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拓展应用市场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从而提高材料综合性能,挖掘材料潜在的各种功能是人类材料工业最流行的方法,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
公开号CN 102604373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聚酰胺增韧的配方,该配方包括了长链聚酰胺树脂、尼龙弹性体、增塑剂、抗氧剂、润滑剂。公开号CN 109943069 A的发明专利也公开了一种聚酰胺增韧配方,该配方包括了长碳链聚酰胺树脂、增塑剂、尼龙弹性体等。为了提高聚酰胺树脂的低温冲击性能,配方中均添加了尼龙弹性体。这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于,尼龙弹性体和尼龙基体树脂的相容性有限,尼龙弹性体在聚酰胺树脂中分散的不好,会降低增韧效果甚至会降低材料的强度。公开号CN 105838066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不使用弹性体的增韧配方,但是其低温冲击性能有限。上述传统的尼龙66、尼龙610和尼龙612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在低温干态下,虽保证了其机械强度,却表现为明显的脆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尼龙树脂在低温下的脆性问题,不能在低温下使用
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韧性好耐低温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柔韧性好耐低温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其创新点在于:包括长碳链尼龙、ABS树脂、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纤维、偶联剂、抗氧化剂和助剂,上述组分百分比具体为长碳链尼龙40-60wt%、ABS树脂10-15wt%、纳米二氧化硅12-15wt%、纳米碳纤维5-8wt%、偶联剂8-10wt%、抗氧化剂2-8wt%和助剂1-9wt%。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长碳链尼龙50wt%、ABS树脂12wt%、纳米二氧化硅13wt%、纳米碳纤维6wt%、偶联剂9wt%、抗氧化剂5wt%和助剂5wt%。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偶联剂采用硅烷与钛酸酯的复合偶联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硅烷与钛酸酯的复合比例为1-3:2-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硅烷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已基三甲氧基硅烷中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化剂包括主抗氧化剂和辅抗氧化剂,所述主抗氧化剂为胺类抗氧化剂,所述辅抗氧化剂抗氧剂10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抗氧化剂与辅抗氧剂的添加比例为2: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包括加工助剂和增塑剂;所述加工助剂和增塑剂添加比例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平神马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平神马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