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复合材料的生产检测验证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3652.X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任永德;许兵;张志强;吴非;齐耀辉;许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平神马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G01N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复合材料 生产 检测 验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尼龙复合材料的生产检测验证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配方进行称料;步骤二:生产尼龙复合材料;步骤三:将所述混合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所述增强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喂料口,经熔融、挤出、冷却、干燥、切粒成粒料;步骤四:将上述尼龙复合粒料通过生产检测验证装置进行生产检测过程。尼龙复合材料的生产检测验证装置,包括装置底座、固定板、检测板、隔离装置和和升降装置;所述装置底座上安装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检测板,所述固定板两侧分别安装隔离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装置底座两侧;所述装置底座为长方体装置底座、所述固定板为长方体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表面为光滑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尼龙复合材料的生产检测验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制造商为了降低尼龙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通常是在尼龙填充入各种增量材 料。为了兼具阻燃导热特性,又在尼龙中填充了大量导热填料。大量无机填料的加入,导致尼龙复合材料流动性偏低并且整体性能偏低。由于流动性偏低,使用这样低成本尼龙复合材料,注塑成型过程往往需要耗时耗力调整注塑工艺。
经过研究发现,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颗粒尺寸之比大于4mm时,可以使复合体系获得最佳的流动性和性能。对颗粒尺寸影响机理的研究表明,小颗粒的尺寸下限在0.5mm附近,大颗粒尺寸上限在5mm附近,当大、小颗粒及尼龙体积分数分别52~31vol%、15~36vol%和33vol%时,尼龙复合体系可以获得最佳的流动性和高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尼龙复合材料的生产检测验证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尼龙复合材料的生产检测验证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装置底座、固定板、检测板、隔离装置和和升降装置;所述装置底座上安装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检测板,所述固定板两侧分别安装隔离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装置底座两侧;所述装置底座为长方体装置底座、所述固定板为长方体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表面为光滑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电机和升降轴;所述电机安装在地面,所述电机连接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连接升降轴,所述升降轴端部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上安装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检测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形面朝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表面的两侧Y轴方向上开设有粒料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柱和隔离板;所述隔离柱分别安装在隔离板两侧,所述隔离柱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隔离板安装在左右两侧隔离柱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板的高度低于隔离柱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板贴合在固定板上并不固定,所述检测板两侧X轴方向上安装连接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能够带动连接装置将检测板进行升降,且升降的最高高度低于隔离柱的高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尼龙复合材料的生产检测验证装置的检测验证方法,其创新点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以下配方进行称料:尼龙树脂30-45份;导热填料20-30份;增量填料10-20份;增强材料10-20份;增韧剂2-5份;增白填料2-5份;润滑剂0.5-1.5份;复配抗氧剂0.1-0.3份;成核剂0.05-0.2份;
步骤二:生产尼龙复合材料,将所述尼龙树脂、导热填料、增量填料、增韧剂、增白填料、润滑剂、复配抗氧剂和成核剂通过高速混合机高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材料;
步骤三:将所述混合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所述增强材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喂料口,经熔融、挤出、冷却、干燥、切粒成粒料;
步骤四:将上述尼龙复合粒料通过生产检测验证装置进行生产检测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平神马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平神马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6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