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负压式快速去除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气体的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02851.9 | 申请日: | 202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4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姚德明;关砚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德明 |
| 主分类号: | B27K5/00 | 分类号: | B27K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7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埃***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负 快速 去除 装饰 装修 材料 有害 气体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正负压强制呼吸式快速去除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气体的工艺,包括密封舱、空气压缩机(气泵)、真空泵、电磁阀及其工控机等工艺装置。密封舱有供待处理装饰装修材料进出的密封舱门,关闭密封舱门后,所述密封舱内的压力和真空度可由工控机、空气压缩机(气泵)、真空泵和电磁阀等执行机构进行控制,压力调节最大不超过4个大气压和最大不超过80%真空度,通过加压和减压反复数次循环,以强制呼吸式使装饰装修材料中的有害气体快速溢出。溢出的有害气体由环保处理系统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快速去除所有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气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正负压强制呼吸式去除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细木工板、胶合板、大芯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多层复合地板、汽车座椅、汽车内饰材料、纺织品、阻燃布、未组装家具等所有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气体的快速溢出并将有害气体进行环保处理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装饰装修板材中含多种有害气体,特别是甲醛含量较高。汽车内饰特别是座椅采用高回弹海绵中也含有大量的甲醛。这些装饰装修材料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现有去甲醛的方法种类较多,但大多有害气体排放速度慢、溢出量少且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环境,长此以往大气环境将越来越恶劣。为此,现提出一种采用正负压强制呼吸式快速去除装饰材料中有害气体的工艺方法,此工艺可使装饰装修材料中的有害气体快速溢出,并可对有害气体进行环保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的一种采用正负压强制呼吸式快速去除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气体的工艺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正负压强制呼吸式快速去除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气体的工艺。
建一个空间密闭的密封舱,密封舱空间的大小根据要处理的装饰装修材料的大小与多少而定,密封舱有供待处理材料进出的密封舱门,舱门关闭后密封舱内部压力可调,加压压力最大可达到4个大气压,真空泵抽真空最大可达到80%真空度。
对不同的材料优选不同的工艺参数,特别是高压后减压的速度和高压后减压的循环次数。找出处理各种材料的减压(包括抽真空时)速度和时间,并找出高压后减压的最少循环次数,得到符合环保要求材料的最少时间,这样既能提高有害气体的溢出效率,又保证材料不被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将待处理的装饰装修材料运入密封舱内,我们以细木工板为例,将细木工板叉入密封舱内,为了提高效率尽量将密封舱装满,将封闭门封闭,电磁阀2关闭、电磁阀3关闭,电磁阀1打开,真空泵启动,当密封舱达到80%真空度,电磁阀1关闭,电磁阀3打开,电磁阀4打开(电磁阀4为可调节流量的阀门),当密封舱内压力与外界平衡时电磁阀4关闭,气泵启动,当密封舱内压力达到4个大气压时电磁阀3关闭,电磁阀1打开,电磁阀2打开(电磁阀2为可调节流量的阀门),控制电磁阀2的流量,避免密封舱内的材料爆裂。当密封舱内的压力与外界平衡时电磁阀2关闭,真空泵启动,进入下一个循环。辅以高温经过若干个上述循环,就可以有效的将材料中的有害气体大部分溢出,并且集中的将有害气体进行环保处理。
各种装饰装修材料通过多次处理,将每种材料得到的最佳工艺曲线存储在工控机中,再处理相同的材料时,由工控机按照存储的工艺曲线自动控制执行有害气体的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德明,未经姚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2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