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纸筒关底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2340.7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罗骏;黄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骏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70/64 | 分类号: | B31B70/64;B31B70/00;B31B70/04;B31B160/20;B31B155/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信启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0 | 代理人: | 吴少东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纸筒关底 机构 | ||
一种新型纸筒关底机构,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且相互对称的上芯板以及下芯板,还包括上翻板和下翻板,上翻板设置在上芯板的上端且上翻板与上芯板之间留有供袋筒运行的适度间隙;上翻板和下翻板均从一端沿袋筒运行的方向螺旋翻转变形直至其平面垂直于上芯板的平面,随即沿袋筒运行的方向继续螺旋翻转,上翻板与下翻板此处翻转的位置相互错开,最后翻转成与上芯板的平面平行,袋筒底部进入间隙,从而使得关底过程中两翼翻转的角度有两层逐步变化,防止其直接翻转而卡死,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于高速生产设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袋糊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纸筒关底机构。
背景技术
在水泥袋等袋筒制造领域,袋底的粘合是非常重要的工序。现有的技术中有的通过人工进行糊底,在关底前需在袋筒内侧压出两条对称的压痕,把袋筒两边沿压痕向内翻折完成关底工序,如上述步骤通过人手完成,难免会产生一些误差(如压痕压歪了、压痕痕不清晰、翻折的时候不完全按压痕痕迹进行翻折等),影响后续工位作业,可能导致最终的产品出现装载物泄漏、外观不美观等缺陷。再者,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
但是现有的袋筒底部关底时,是直接180度翻转关底,导致设备长期在此工位卡住,影响后续的加工,不利于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型纸筒关底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纸筒关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且相互对称的上芯板以及下芯板,还包括上翻板和下翻板,所述上翻板设置在所述上芯板的上端且上翻板与上芯板之间留有供袋筒运行的适度间隙;
所述上翻板和下翻板均从一端沿袋筒运行的方向螺旋翻转变形直至其平面垂直于上芯板的平面,随即沿袋筒运行的方向继续螺旋翻转,上翻板与下翻板此处翻转的位置相互错开,最后翻转成与上芯板的平面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芯板以及下芯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有上横梁以及下横梁,所述上横梁以及下横梁穿过一螺杆,所述螺杆的上部和下部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螺杆还设有一手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穿过一轴承座,还通过螺母垫圈与上芯板、下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横梁上设有第一支辊,所述第一支辊设有能沿其上下移动的第一调整块,所述第一调整块设有与所述上翻板垂直于上芯板的地方连接的第一支撑杆;
所述上横梁上还设有第二支辊,所述第二支辊上设有第二调整块,所述第二调整块设有与所述上翻板平行于上芯板的地方连接的第二支撑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翻板和下翻板位于袋筒输入端呈喇叭状,且其端部往外侧倾斜成第一导向部,所述上芯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二导向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翻板和下翻板从袋筒输入端至输出端的翻转角度小于18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翻板和下翻板的长度不一致。
本申请有益效果为:袋筒进入关底区域后,袋筒底部进入间隙,在上下芯板限制下成型一特定宽度的底部,其两翼沿着上翻板和下翻板的形状移动,在移至垂直处,两翼翻转90度,随即继续移动,在后续错位的翻转作用下先后与底部粘合,从而使得关底过程中两翼翻转的角度有两层逐步变化,防止其直接翻转而卡死,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于高速生产设备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骏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骏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2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