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暴力破坏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1383.3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2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傅慧聪;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京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28 | 分类号: | E06B7/28;E06B3/58;G08B7/06;G08B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马聪 |
地址: | 3210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站台 屏蔽门 暴力 破坏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暴力破坏报警装置,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该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暴力破坏报警装置,包括屏蔽门框,所述屏蔽门框内侧周围位置开设有钢化玻璃容纳槽,所述屏蔽门框内侧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钢化玻璃支撑台,所述钢化玻璃支撑台上表面和下表面呈贯穿设置,所述钢化玻璃支撑台内壁靠近上方和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玻璃支撑板,所述钢化玻璃支撑台外壁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爆闪报警灯,所述钢化玻璃支撑台外壁位于若干爆闪报警灯之间贯穿固定连接有蜂鸣报警器。本发明可以在屏蔽门发生故障暴力破损时第一时间发生报警,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作出相对应的应急方案,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暴力破坏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常见的轨道交通有传统铁路(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新型轨道交通有磁悬浮轨道系统、单轨系统(跨座式轨道系统和悬挂式轨道系统)和旅客自动捷运系统等。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根据服务范围差异,轨道交通一般分成国家铁路系统、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三大类。轨道交通普遍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班次密、安全舒适、准点率高、全天候、运费低和节能环保等优点,但同时常伴随着较高的前期投资、技术要求和维护成本,并且占用的空间往往较大。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轨道交通已经是很多人出行的选择,乘客的安全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而站台屏蔽门具有的改善列车站台环境,保障乘客乘车安全的功效,应用更加广泛。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安装于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但是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可能会被暴力破坏,影响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转,若不及时的发现并采取安全措施会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暴力破坏报警装置,解决了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暴力破坏发现不及时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暴力破坏报警装置,包括屏蔽门框,所述屏蔽门框内侧周围位置开设有钢化玻璃容纳槽,所述屏蔽门框内侧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钢化玻璃支撑台,所述钢化玻璃支撑台上表面和下表面呈贯穿设置,所述钢化玻璃支撑台内壁靠近上方和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玻璃支撑板,所述钢化玻璃支撑台外壁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爆闪报警灯,所述钢化玻璃支撑台外壁位于若干爆闪报警灯之间贯穿固定连接有蜂鸣报警器,所述屏蔽门框的钢化玻璃容纳槽两侧内壁位置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感应报警开关,若干所述感应报警开关的数量与爆闪报警灯和蜂鸣报警器数量一致。
优选的,位于同一层的两个所述感应报警开关之间设置有感应钢丝,所述感应报警开关包括导电块卡合器和第一中间导电块,所述导电块卡合器与屏蔽门框的钢化玻璃容纳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间导电块与屏蔽门框的钢化玻璃容纳槽内壁且位于导电块卡合器同一层位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电块卡合器位置卡合有第二中间导电块,所述第二中间导电块靠近第一中间导电块一侧上方和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电极,两个所述导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中间导电块靠近第二中间导电块一侧与导电极同一侧位置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电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京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京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1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