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级链异常伸长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0697.1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0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曹琴玉;盛军;徐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普瑞尔特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1/02 | 分类号: | B66B21/02;B66B23/02;B66B23/00;B66B23/18;F16F1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地址: | 2144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级 异常 伸长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级链异常伸长传感器,涉及自动扶梯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定壳、第二固定壳和减震支撑机构,所述第一固定壳的上方中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主体,且第一传感器主体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头,所述第二固定壳设置于第一固定壳的一侧,且第二固定壳与第一固定壳之间连接有活动连接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置有减震支撑机构,第一蜂窝缓震板和第二蜂窝缓震板均为蜂窝状结构可以吸收震动力,第一蜂窝缓震板和第二蜂窝缓震板之间的V形减震板配合减震弹簧能够起到抗压和减轻震动的作用,减少传导至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震动力,从而不会影响第一传感器主体和第二传感器主体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扶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梯级链异常伸长传感器。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是由一台特种结构形式的链式输送机和两台特殊结构形式的胶带输送机所组合而成,带有循环运动梯路,用以在建筑物的不同层高间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梯级链是自动扶梯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中当梯级链张紧总伸长量等于200mm时,即伸长1个梯级距,我们需要拆除一个梯级及梯级链进行调整。运行稳定性和梯路结构不允许梯级链伸长超过一个梯级距,当梯级链伸长大于1个梯级距时,平层数会变化,梯路会伸长;而楼层板系统、梳板系统、导轨系统是固定的,会出现结构上干涉配合、检修空间不足、运行不稳定等问题;结构上决定可调张紧涨行程不大于100mm。梯级链因磨损而过分伸长时,易发生溜梯事故的隐患,因此需要应用相应的传感器对其进行检测。
现有的梯级链延长传感器不能够对梯级链的对应位置进行精准的实时监测,并且稳定性不足,在自动扶梯使用过程中受到驱动力的影响容易出现震动情况影响检测精确度,不便于避免溜梯事故的产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梯级链异常伸长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级链异常伸长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梯级链延长传感器不能够对梯级链的对应位置进行精准的实时监测,并且稳定性不足,在自动扶梯使用过程中受到驱动力的影响容易出现震动情况影响检测精确度,不便于避免溜梯事故的产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梯级链异常伸长传感器,包括第一固定壳、第二固定壳和减震支撑机构,所述第一固定壳的上方中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主体,且第一传感器主体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头,所述第二固定壳设置于第一固定壳的一侧,且第二固定壳与第一固定壳之间连接有活动连接机构,所述第二固定壳的上方安装有第二传感器主体,且第二传感器主体的上方设置有超声传感器头,所述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耳板,且耳板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传感器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调节机构,所述减震支撑机构固定于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下侧,所述减震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一蜂窝缓震板和第二蜂窝缓震板,所述第一蜂窝缓震板的上方通过V形减震板连接有第二蜂窝缓震板,所述V形减震板之间连接有固定连板,且固定连板与第一蜂窝缓震板或第二蜂窝缓震板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壳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承载框,且承载框的内部通过转轴设置有梯级链条。
优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头设置有两个,且位移传感器头与第一传感器主体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连接机构包括有第一转动块、第一活动轴、中轴、第二活动轴、第二转动块和回转弹簧,所述中轴的左侧通过第一活动轴连接有第一转动块,且第一转动块与第一固定壳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中轴的右侧通过第二活动轴连接有第二转动块,且第二转动块与第二固定壳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中轴之间焊接有回转弹簧。
优选的,所述中轴之间关于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横向中心线相对称,且中轴分别通过第一活动轴和第二活动轴与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之间构成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超声传感器头设置有三个,且超声传感器头呈“品”字形结构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普瑞尔特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普瑞尔特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06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