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9822.1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群;刘红菲;蓝舟;蒋毅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14;D04B1/16;D04B1/18;D06L4/12;D06P1/38;D06P1/16;D06P3/8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宽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9 | 代理人: | 廖秀玲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针织 面料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层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用于加工多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纺纱;a、将粘纤、聚酯纤维、绢丝按配比采用棉堆混合,并通过自动抓棉机、自动混棉机、梳针打手开棉机、电器配棉机进行原料混合加工,并将混料后的原料由双箱给棉机送入综合打手成卷机中成卷后,再通过梳棉机对原料进行梳理;b、将长绒棉按配比采用自动抓棉机、自动混棉机、开棉机、电器配棉机、双箱给棉机、综合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分别进行抓棉、混棉、开棉、配棉、给料、成卷、梳棉出料;将上述步骤b中得出长绒棉混入步骤a中的混合料中并送入并条机中,经过三道并条工序后,送入粗纱机中纺成粗纱,再纱输送至细纱机继续纺成细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层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局限于外观上的美感,逐渐将面料的柔软、亲肤、舒适性作为选购的考量重点。因此,面料伸缩空间大,回弹性强的针织衫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是由于针织衫是利用织针把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产物,即利用织针编织成的衣物。其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织物均采用单层面料针织工艺,其保暖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则对织物加层并形成多层织物,但由于受到原料特性以及加工工艺的限制,大多数多层织物面料的质感较硬,弹性差,因此造成多层织物的上身感受并不理想,舒适性不佳,因此,开发一种多层针织面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层针织面料,所述面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份配制:所述面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份配制:长绒棉44.5-46.5%、粘纤21-23%、聚酯纤维20-24%、绢丝5.8-6.7%以及氨纶3.0-4.0%。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面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份配制:长绒棉45.8%、粘纤22.5%、聚酯纤维22%、绢丝6.2%以及氨纶3.5%。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采用上述的多层针织面料,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纺纱;
a、将粘纤、聚酯纤维、绢丝按配比采用棉堆混合,并通过自动抓棉机、自动混棉机、梳针打手开棉机、电器配棉机进行原料混合加工,并将混料后的原料由双箱给棉机送入综合打手成卷机中成卷后,再通过梳棉机对原料进行梳理;
b、将长绒棉按配比采用自动抓棉机、自动混棉机、开棉机、电器配棉机、双箱给棉机、综合打手成卷机、梳棉机分别进行抓棉、混棉、开棉、配棉、给料、成卷、梳棉出料;
将上述步骤b中得出长绒棉混入步骤a中的混合料中并送入并条机中,经过三道并条工序后,送入粗纱机中纺成粗纱,再纱输送至细纱机继续纺成细纱,出料后进行络筒工序并形成纱筒;
步骤2:织造;
将步骤1中制得的面料通过双面针织大圆机进行织造;
步骤3:预定型;
对步骤2织造后的面料通过针铗式定型机进行预定型;
步骤4:半连续式低温练漂;
将织物在练漂剂中进行浸渍,渍温度为50-60℃,时长为30-40min;再将浸渍后的织物在45-55℃的水中一次漂洗20-30min;再将一次漂洗后的织物在20-30℃的水中二次漂洗8-12min;再将织物进行酸洗,酸洗液的PH值在6-7;而后进行酶洗,酶洗温度为50-60℃,时长15-25min;再经水洗后烘干;
步骤5:半丝光;
将织物在烧碱中进行浸泡以完成半丝光处理,其浓度接近纯棉织物丝光液碱浓度的一半;
步骤6:低温染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9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榧油植脂末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英语教学卡片放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