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氧化三铁/聚四氢呋喃复合骨修复材料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8998.5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8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陈小虎;罗昆;曾西洋;李峻峰;周世一;张佩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31/12 | 分类号: | A61L31/12;A61L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聚四氢 呋喃 复合 修复 材料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四氧化三铁/聚四氢呋喃复合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聚四氢呋喃和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组成,以质量百分数计,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含量为2.5~10%,其余为聚四氢呋喃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氧化三铁/聚四氢呋喃基聚氨酯复合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含的四氧化三铁成分为粒径5-10nm的球状纳米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氧化三铁/聚四氢呋喃复合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聚氨酯由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的硬段材料与含有羟基的二醇类所含的聚合物软段材料共同聚合而成,所述硬段材料中的异氰酸酯基与所述可降解的软段材料中的羟基的摩尔比为(2~6):1,优选(4~5):1,其中:所述的硬段材料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所述的软段材料为分子量3000~4000的聚四氢呋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氧化三铁/聚四氢呋喃复合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抗压强度为81~156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氧化三铁/聚四氢呋喃复合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孔径大小为10~6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氧化三铁/聚四氢呋喃复合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孔隙率为68~85%。
7.一种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四氧化三铁/聚四氢呋喃基聚氨酯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量聚四氢呋喃与对应复合比例的四氧化三铁;
(2)用量筒量取有机溶剂倒入烧杯中,将称量好的聚四氢呋喃倒入烧瓶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呈透明状态的聚四氢呋喃溶液;搅拌转速为60~300r/min;
(3)将对应比例所称量好的四氧化三铁倒入(2)所述的聚四氢呋喃溶液;
(4)将一定量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加入聚四氢呋喃溶液在氮气保护下,80~90℃进行加热搅拌30~60min,然后加入为软段材料质量2~4%的扩链剂持续反应,并蒸发溶剂得到褐色粘稠状混合物;
(5)将一定量的发泡剂加入(4)的褐色粘稠混合物同时注入到模具中在110~120℃烘箱里发泡成型;
(6)待(5)的反应混合物在110~120℃熟化12~24小时,即得一种四氧化三铁/聚四氢呋喃复合骨修复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氧化三铁/聚四氢呋喃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四氧化三铁成分为粒径5-10nm的球状纳米晶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氧化三铁/聚四氢呋喃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扩链剂为1,4-丁二醇;所述的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反应加热温度设置为80~90℃;所述步骤(5)中,发泡剂为水;所述步骤(6)中,发泡剂反应包括在110~120℃下反应12~24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6的四氧化三铁/聚四氢呋喃复合骨修复材料,可应用于微创手术的骨损伤医用材料领域,加工成骨缺损承载固定所需的骨板、骨螺钉、骨内棒,支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89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