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烫伤皮肤破损用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8425.2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2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润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39 | 分类号: | A61K36/739;A61K36/78;A61K9/14;A61K9/08;A61P17/02;A61K35/36;A61K35/62;A61K31/045;A61K31/7016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尹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烫伤 皮肤 破损 中药 组合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烫伤皮肤破损用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由抗菌收敛粉和复原涂液组成,所述抗菌收敛粉由地榆炭粉和血余炭粉按照2‑5:1的重量比充分混合而成,所述复原涂液由蚯蚓白糖浸液和中药抗菌提取液按照1‑2: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所述中药抗菌提取液为鱼腥草和黄连按照3‑6:1混合后的乙醇浸提液。优点为,抗菌收敛粉和复原涂液按先后顺序连用,基本无痛且见效过,两者配合能够有效加快烫伤的治愈速度且愈合后不留疤痕,对有皮肤破损的二度烫伤疗效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烫伤中药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烫伤皮肤破损用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烧烫伤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损伤性疾病,如不及时正确的使用外用药,可危及人的生命,局部除皮肤损伤、腐烂、肿胀疼痛、淤血凝滞,热毒内陷损伤阴津外,还可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紊乱,重者火热燔灼脏腑,各种脏腑功能失调症状都可出现,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
通过中药外用是治疗烧烫伤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也有一些被证实对烧烫伤有良好疗效的中药配方或偏方,比如蚯蚓白糖浸液就是民间常用的有效偏方之一。申请人通过试验也证实了蚯蚓白糖浸液的有效性,但其存在如下问题:1)需要现配现用,浸液室温下保存2至3天后效果就会大减,温度越高有效时间越短,导致使用不便且不能商品化;2)针对烧伤后皮肤破损明显的新鲜患处,有较多组织液渗出时,蚯蚓白糖浸液不易在患处形成高渗环境,抗菌性不足,感染的概率未能有效降低,治疗效果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烫伤皮肤破损用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烧烫伤皮肤破损用中药组合物,其由抗菌收敛粉和复原涂液组成,所述抗菌收敛粉由地榆炭粉和血余炭粉按照2-5:1的重量比充分混合而成,所述复原涂液由蚯蚓白糖浸液和中药抗菌提取液按照1-2: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所述中药抗菌提取液为鱼腥草和黄连按照3-6:1混合后的乙醇浸提液。
需要说明的是,地榆炭粉和血余炭粉由研磨设备研磨后过80目筛得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有如下进一步的具体或更佳选择。
具体的,所述蚯蚓白糖浸液为活蚯蚓、白糖和冰片按照40-60:30:1的重量比例混合拌匀并腌渍30-60min的浸出液。
具体的,所述中药抗菌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鱼腥草和黄连按比例混合后,粉碎,按照1g:6-8mL的料液比与75-85vol%的乙醇混合,加热回流60-80min,过滤,滤液蒸发浓缩至体积减半,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皮肤局部烧烫伤且出现皮肤破损组织液渗出时,先使用抗菌收敛粉均匀撒敷于患处,消毒油纱包扎,每天换药一次,换药2至3次后,患处组织液渗出明显减少或患处干爽,随后使用复原涂液涂敷,消毒油纱包扎,每1至2天换药一次,换药2至4次,即治愈。
本发明用的各味中药的基本药性简述如下:
地榆根中含有皂苷、鞣质、黄酮等活性成份,有抗菌作用,且鞣质有明显的止血愈合作用,鞣质中的多元酚类化合物能使创伤面的微血管收缩,同时使渗出的组织液沉淀附着于伤口,达到降低组织液渗出并加速结痂,起到收敛、抗菌和促进愈合作用;地榆炭是由地榆炮制炭化而成,炮制炭化后鞣质含量明显增加,与凝血有关的钙离子含量也提升,从而止血、收敛功能更强。
血余炭为人发经过炮制而成的炭化物,其性平,味苦,能够有效收缩黏膜毛细血管,有止血收敛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烫伤、声带黏膜下出血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润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润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8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