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cache属性细粒度切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8340.4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朱琪;王飞;钱宏;管茂林;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8/41 | 分类号: | G06F8/4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21403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cache 属性 细粒度 切换 方法 | ||
1.一种数据cache属性细粒度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编译选项识别:从程序的编译命令中识别-fdynamic-uncache-symbols选项,若识别成功,使能编译器cache动态配置机制,进入S2,若未识别到-fdynamic-uncache-symbols选项,则退出;
S2:循环处理程序声明的数据,判定数据默认的Cache属性:查询所处理数据的语法树信息,获取默认Cache访问属性,若默认Cache访问属性为可Cache访问,则进入S3.1,若默认Cache访问属性为不可Cache访问,则进入S3.2,若数据均处理完毕,则退出;
S3.1:针对默认属性为可Cache访问的数据,假定其符号为“xxx”,编译器进行编译指示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S3.1.1、识别#pragma uncache “xxx”的编译指示,若识别成功,进入S3.1.2,若识别不成功,则进入S3.1.3;
S3.1.2、识别#pragma resume_cache “xxx”的编译指示,若识别成功,则将#pragmauncache “xxx”和#pragma resume_cache “xxx”之间的代码文本标识为变换区域,否则将从#pragma uncache “xxx”之后到本程序文件结束部分之间的代码文本标识为变换区域,进入S3.1.5;
S3.1.3、识别#pragma uncache “xxx@@foo”的编译指示,其中foo为程序文件中的某个函数名称,若识别成功,进入S3.1.4,若识别不成功,则进入S2,进行下一个数据的处理;
S3.1.4、将程序文件中foo函数的代码文本标识为变换区域,进入S3.1.5;
S3.1.5、利用处理器提供的不可Cache访问机制或指令,将变换区域之内的所有针对符号xxx的访问替换成不可Cache访问形式,进入S2,进行下一个数据的处理;
S3.2:针对默认属性为不可Cache访问的数据,假定其符号为“xxx”,编译器进行编译指示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S3.2.1、识别#pragma cache “xxx”的编译指示,若识别成功,进入S3.2.2;若识别不成功,则进入S3.2.3;
S3.2.2、识别#pragma resume_uncache “xxx”的编译指示,若识别成功,则将#pragmacache “xxx”和#pragma resume_uncache “xxx”之间的代码文本标识为变换区域,否则将从#pragma cache “xxx”之后到本程序文件结束部分之间的代码文本标识为变换区域,进入S3.2.5;
S3.2.3、识别#pragma cache “xxx@@foo”的编译指示,其中foo为程序文件中的某个函数名称,若识别成功,进入S3.2.4,若识别不成功,则进入S2,进行下一个数据的处理;
S3.2.4、将程序文件中foo函数的代码文本标识为变换区域,进入S3.2.5;
S3.2.5、利用处理器提供的可Cache访问机制或指令,将变换区域之内的所有针对符号xxx的访问替换成可Cache访问形式,进入S2,进行下一个数据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83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