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摩托车新能源纯电汽车太阳能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8233.1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吴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诚扩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B62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4 | 代理人: | 刘真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摩托车 新能源 汽车 太阳能 充电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车衣太阳能充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电动摩托车新能源纯电汽车太阳能充电系统,包括车衣包括车衣、主控制系统、信号接收系统、太阳能通电系统、自动伸缩车衣系统,主控制系统连接有信号接收器、信号输出器、自动伸缩车衣系统。该电动摩托车新能源纯电汽车太阳能充电系统,首先通过手机APP控制车衣自动展开,再控制手机APP中的太阳能通电系统,车衣能够隔绝爱车直接在太阳底下暴晒,保护爱车也保护电池,夏天的摩托车再也不担心车座垫烫屁股、汽车也不用担心车厢太热,开车前要先排出由内饰或者其他物品过热而挥发出不利健康的气体等情况,达到了保护爱车在进行充电时被太阳暴晒老化快与减少电池寿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衣太阳能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电动摩托车新能源纯电汽车太阳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资源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在提倡节能和环保,进而生活中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汽车越来越多见了。
但是无论是电动摩托车还是电动汽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充电难,只能是室内充电或者固定的充电位,安全性差车子在太阳能底下暴晒,更容易老化、温度太高又减少电池是使用寿命。
因此,我们亟需一种电动摩托车新能源纯电汽车太阳能充电系统来解决电动摩托车在室外充电容易损坏车本体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电动摩托车新能源纯电汽车太阳能充电系统,具备室外电动摩托车充电防止被太阳暴晒、能够手机监控充电过程等优点,解决了电动摩托车新能源电动汽车室外充电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动摩托车新能源纯电汽车太阳能充电系统,包括车衣包括车衣、主控制系统、信号接收系统、太阳能通电系统、自动伸缩车衣;
所述主控制系统连接有信号接收器、信号输出器、自动伸缩车衣系统,通过所述信号输出器与手机APP进行信号传递;
所述信号接收系统主要用于接收手机对所述主控制系统下达的命令,通过手机APP下达的命令传输到所述主控制系统,所述主控制系统进行驱动太阳能通电系统;
所述太阳能通电系统包括电气系统,所述太阳能通电系统是一种通过调节电气模块的工作状态,使光伏板能够输出更多电能的电气系统能够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有效地,充电技术,检测主回路直流电压及输出电流,计算出太阳能阵列的输出功率,并实现对最大功率点的追踪
所述自动伸缩车衣系统连接有喜好接收器与主控制系统,通过手机APP传达指令将车衣伸展与收缩。
优选的,所述自动伸缩车衣系统与车衣内壁嵌合,所述车衣上端设置有太阳能模组板,所述太阳能模组板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壁设置有柔性太阳能板,所述柔性太阳能板设置有若干组。
优选的,若干组所述柔性太阳能板侧边开设有圆形槽口,所述圆形槽口插接有伸缩转轴,所述太阳能模组板侧边开设有圆孔,所述伸缩转轴与圆孔插接,所述太阳能模组板外侧边设置有充电插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电动摩托车新能源纯电汽车太阳能充电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动摩托车新能源纯电汽车太阳能充电系统,通过将主控制系统安装在车衣内部,再将太阳能模组板固定在车衣顶部,首先通过手机APP控制车衣自动展开,再控制手机APP中的太阳能通电系统,使伸缩转轴进行转动带动柔性太阳能板同步转动,使柔性太阳能板转动到与太阳光接触面最大的角度来进行电能转化,同时将充电线插接在充电插口处,车衣能够隔绝爱车直接在太阳底下暴晒,保护爱车也保护电池,夏天的摩托车再也不担心车座垫烫屁股、汽车也不用担心车厢太热,开车前要先排出由内饰或者其他物品过热而挥发出不利健康的气体等情况,达到了保护爱车在进行充电时被太阳暴晒老化快与减少电池寿命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诚扩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诚扩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8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内置杆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 下一篇:FPGA物理模型的软件建模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