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分混合的低氮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7966.3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陆绍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绍琼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58;F23D1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3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分 混合 燃烧 | ||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充分混合的低氮燃烧器,包括固定筒、转动筒I、燃料筒,所述固定筒包括空气腔、中腔、燃烧腔和分段板,所述空气腔通过分段板与燃烧腔隔开,所述中腔与燃烧腔连通,所述空气腔的一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中腔与转动筒I活动套接,所述转动筒I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动筒I的另一端中心固定连接有燃烧喷口,且转动筒I的同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火器。本发明通过设计固定的固定筒和燃料筒以及转动的转动筒,使大量燃料和少量空气能间歇式的进入混合腔内在高低压差的影响下进行旋转、对冲的快速均匀混合,使过剩空气系数降低,促进了燃烧反应,从多方面减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充分混合的低氮燃烧器。
背景技术
低氮燃烧器是指燃料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量低的燃烧器,燃烧器燃烧时氮氧化物的生成一般存在以下两种情况,分别为燃料燃烧不充分、烟气和空气停留在高温火焰区过久与空气中的氮、氧元素氧化生成氮氧化物,其中燃料燃烧不充分生成的氮氧化物最多。
为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现有的一种低氮燃烧器会在燃料从喷头喷出时与气旋空气混合,使其被点燃后能充分燃烧,但是这种方法使得燃料在喷出到点燃的时间段内,能混合的空气较少,其燃烧效率提高的效果不佳,导致生成的氮氧化物量依然较多,且大量的空气没有与燃料混合,将导致其散布于燃烧筒内,受高温火焰的影响,烟气和空气中的氧、氮元素氧化反应生成更多的氮氧化物。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低氮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分混合的低氮燃烧器,具备在旋转和对冲的条件下快速混合空气和燃料、将高温火焰分割成多个小火焰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分混合的低氮燃烧器,包括固定筒、转动筒I、燃料筒,所述固定筒包括空气腔、中腔、燃烧腔和分段板,所述空气腔通过分段板与燃烧腔隔开,所述中腔与燃烧腔连通,所述空气腔的一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中腔与转动筒I活动套接,所述转动筒I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动筒I的另一端中心固定连接有燃烧喷口,且转动筒I的同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火器,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筒II,所述转动筒II的另一端至分段板的一侧,所述转动筒内活动套接有燃料筒,所述燃料筒的一端设有燃料入口。
优选的,所述空气腔和中腔之间的隔板上开设有均布的通气孔I,所述转动筒I和转动筒II之间形成混合腔,所述转动筒I上开设有均布的间歇孔I,所述转动筒II上开设有均布的间歇孔II,所述燃料筒上开设有均布的入料孔I,所述燃料筒靠近燃烧喷口的一端上开设有均布的入料孔II,所述分段板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开设有四个呈九十度角分布并连通空气腔、燃烧腔的通气孔II。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I和间歇孔I的直径值相同,且均布情况相同,所述间歇孔II和入料孔I的直径值相同,且均布情况相同,所述通气孔I的直径值大小是间歇孔II直径值的一半,且均布情况相同。
优选的,所述转动筒I靠近燃烧喷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布的外接燃烧管,所述外接燃烧管的一端贯穿转动筒I固定连接有从动环I,所述从动环I活动套接在燃料筒开设有入料孔II一端,所述外接燃烧管的拐角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环II,所述从动环II卡接在定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II位于两个相邻通气孔I的弧线连线的中心线上,所述入料孔II位于两个相邻入料孔I的弧线连线的中心线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筒I的内腔靠近分段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均布的倾斜叶片。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计固定的固定筒和燃料筒以及转动的转动筒,使大量燃料和少量空气能间歇式的进入混合腔内在高低压差的影响下进行旋转、对冲的快速均匀混合,使过剩空气系数降低,促进了燃烧反应,从多方面减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绍琼,未经陆绍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7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