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复杂地表结构提高小幅度构造预测精度的静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5800.8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3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花;郎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牛丽霞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复杂 地表 结构 提高 幅度 构造 预测 精度 校正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复杂地表结构提高小幅度构造预测精度的静校正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对全工区内的数据进行精细的初至时间拾取,并结合微测井解释资料开展三维网格折射层析静校正,反演出精细的近地表速度模型及低降速带厚度分布;S2、取得微测井约束层析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后,进行静校正量计算,对没有完全解决的中长波长静校正可以进行校正;S3、应用静校正量后进行地表一致性反射波剩余静校正就可充分地解决工区的静校正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勘探本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复杂地表结构提高小幅度构造预测精度的静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复杂的地表以山地、砾石、黄土、戈壁、沙漠为主要地貌特征,地形起伏剧烈,近地表情况复杂,会引起初至严重变形,呈锯齿状,反射同相轴严重扭曲,偏离了正常的双曲线形态,原始数据均衡叠加基本不成像等严重的静校正问题,使得静校正成为影响这些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复杂地表结构,需要提高小幅度构造预测精度,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方法是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但各自存在局限性,具体如下:
1、由于地形条件复杂,表层速度结构变化大,没有稳定的折射面,基准面选择困难,风化层较正速度和填充速度难以估算,因而传统的折射静校正不能精确反演出近地表速度模型,无法满足这些地区的实际生产需要。
2、层析静校正在理论上不受以上条件影响,但对偏移距选择范围、初至拾取精度及近地表约束等人为因素依赖性强,从而造成计算稳定性差,进而影响反演精度。
3、两种方法都不能完全解决剩余的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所述,本发明有必要为了改善地震资料的处理质量,有效落实低降速带厚度大和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地区的低幅度构造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针对复杂地表结构提高小幅度构造预测精度的校正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针对复杂地表结构提高小幅度构造预测精度的静校正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全工区内的数据进行初至时间拾取,并结合微测井解释资料开展三维网格折射层析静校正,取得微测井约束层析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
S2、进行静校正量计算,对没有完全解决的中长波长静校正进行校正;
S3、应用静校正量后进行地表一致性反射波剩余静校正。
所述S1包括:首先进行线束初至时间拾取,保证每个拾取值都在初至时间上,有效利用近炮检距初至信息;拾取完成后立即进行层析反演来检验拾取效果,检查有无飞点、缺点,从而保证拾取初至的准确性。
所述S2包括:在所有初至时间都拾取完成后,合并全工区初至,进行全工区整体反演,得到全工区的炮点、检波点的静校正量;然后利用野外采集到的微测井数据,解释出表层成果,约束模型在横向、纵向以及垂向上的表层速度和厚度的变化,得出反演后精细的近地表速度及低降速带厚度分布。
约束情况由公式(1)表示:
vi+1=vi+(1-w)*Δv (1)
其中,vi+1是迭代第i+1次某网格点的速度,vi是迭代第i次的速度,w为约束权值,Δv为速度的修正量;
在建立完反演模型之后,计算静校正量,静校正计算由公式(2)表示:
其中,T为静校正量,Hw为表层厚度,Vw为表层速度Hd为静校正基准面高程,Hg为高速层顶界面高程,Vr为折射界面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5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报警提示方法、报警提示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海上风机的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