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板成形挠度补偿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4857.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3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钱应平;黄菊华;周细枝;张东桥;易国锋;龚雪丹;薛杭;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5/14 | 分类号: | B21D5/14;B21B2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温珊姗;王冬冬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形 挠度 补偿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是一种卷板成形挠度补偿方法及装置,包括主辊总成、侧辊及支承辊总成。其中:所述主辊总成包括主辊、球轴承、轴承锥套、活动轴承座、球轴承、端盖、螺钉、轴承套筒以及筒式轴承座;所述侧辊及支承辊总成包括辊支座、侧辊、支承辊柱、支承辊、平垫、移动梁、深沟球轴承;主辊母线设计为纺锤形状,纺锤形状以平直辊受力挠变仿真曲线拟合而成;侧辊设计为分段结构,便于辊的加工以及维护和更换;支承辊均设计为分段结构,侧辊以及支承辊均安装在同样的辊支座上,并通过辊支座与移动梁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刚性,便于调整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板成形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卷板成形挠度补偿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卷板成形是通过液压力、机械力等外力的作用,使工作辊旋转,同时在从动辊的作用下使板材压弯或卷弯的一种板料成形方法。随着产品质量意识的增强,对卷板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卷板机卷制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卷制钢板厚度越来越大,而且有的工件卷圆直径又比较小,这种情况下,卷板时工作辊受力很大,特别是预弯板头时受力更大,但因卷圆直径较小,设计时根据板材弯曲后的回弹计算结果,上工作辊直径又不能取得太大。在卷制过程中,辊在自身重力和工作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挠曲变形,使卷制工件不能很好地合口,直线度和曲率达不到技术要求,直接影响工件的卷制质量,若变形过大则会影响辊的正常工作,要解决以上问题,需对工作辊进行挠度补偿。目前国内卷板机上工作辊的挠度补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两个龙门机架之间安装一个横梁,横梁下端装有上辊及支承辊,该种补偿方式的缺点是因工艺条件限制无法卷制筒形工件;另一种方式是采用较长的上辊,在上工作辊两端分别施加一个反变形的预加载荷,该方式的缺点是上工作辊中间补偿效果较差,且机械结构庞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卷板成形挠度补偿方法及装置,包括主辊总成、侧辊及支承辊总成。其中:
所述主辊总成包括主辊、球轴承、轴承锥套、活动轴承座、球轴承、端盖、螺钉、轴承套筒以及筒式轴承座;所述侧辊及支承辊总成包括辊支座、侧辊、支承辊柱、支承辊、平垫、移动梁、深沟球轴承。
所述主辊一端固定在筒式轴承座及球轴承上,所述球轴承外端用端盖挡住,所述端盖用螺钉固定在轴承套筒上,所述筒式轴承座固定在轴承套筒上,所述主辊另一端固定在轴承锥套上,所述轴承锥套固定在球轴承上,所述球轴承固定在活动轴承座上,所述主辊母线设计成纺锤形。
所述侧辊对称布置在主辊下端,每个侧辊由四个分段辊组成,每个分段辊固定在辊支座上、所述辊支座下端有一段凸出部分插入移动梁的槽中,起到定位作用,所述辊支座固定在移动梁上。
所述支承辊有三个辊,设置在侧辊的下端和两侧,每个辊由四个分段辊组成,每个分段辊固定在辊支座上。
所述支承辊装配在支承辊柱上,支承辊柱固定在辊支座上。
所述支承辊与侧辊为相切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卷板成形挠度补偿方法及装置,主辊母线设计为纺锤形状,纺锤形状以平直辊受力挠变仿真曲线拟合而成,可以有效补偿卷弯成形过程中的挠变。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卷板成形挠度补偿方法及装置,侧辊设计为分段结构,便于辊的加工以及维护和更换,降低成本。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卷板成形挠度补偿方法及装置,支承辊均设计为分段结构,并分别固定在辊支座上,一方面便于加工、维护和更换;另一方面增加了对侧辊的支承点,可极大降低侧辊的挠变。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卷板成形挠度补偿方法及装置,侧辊以及支承辊均安装在同样的辊支座上,并通过辊支座与移动梁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刚性,便于调整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4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