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3713.9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9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段卫英;郑建锋;刘美红;许杰;邹涛;张兰;王树清;何世浩;姚东升;马洪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侯晓雅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蜡装置,属于油田采油机械技术领域。该清蜡装置包括:悬挂部、重锤本体,以及,位于悬挂部的第二端与重锤本体的第二端之间的转接部。该转接部包括第一回转体和第二回转体。若采用该清蜡装置对油管进行清蜡,当重锤本体在油管内发生转动时,该重锤本体能够带动第二回转体绕第一回转体进行转动,该第一回转体相对于油管不进行转动。如此,与该第一回转体固定连接的悬挂部也不进行转动,降低了与该悬挂部连接的牵引绳发生缠绕的现象的概率,且降低了刮片组件在油管内发生卡阻的现象的概率,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清蜡装置的清蜡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田采油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蜡装置。
背景技术
油井开采过程中,随着压力和温度的逐渐下降,会导致石蜡在原油中的溶解饱和度降低,进而会导致石蜡粘附在油管的内壁上。油管的内壁上粘附的石蜡会导致油管内的流通面积降低,增加了油管内的原油的流通阻力,导致油井的产量降低。
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清蜡装置清除油管内壁上粘附的石蜡。该清蜡装置通常包括:刮片和铅锤。该刮片的一端可以与钢丝绳连接,另一端与铅锤连接。通过钢丝绳可以将刮片和铅锤下入油管内,依靠铅锤自重下行,并通过刮片清除油管内壁附着的石蜡。
然而,铅锤在油管内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石蜡的摩擦,而产生一定的旋转,进而带动刮片和钢丝绳进行旋转,导致钢丝绳发生缠绕的问题,进而导致清蜡装置的清蜡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蜡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清蜡装置的清蜡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清蜡装置,包括:
悬挂部,所述悬挂部的第一端被配置为与牵引绳连接;
重锤本体,所述重锤本体的第一端为尖端;
以及,位于所述悬挂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重锤本体的第二端之间的转接部,所述转接部包括:第一回转体和第二回转体,所述第一回转体与所述悬挂部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回转体与所述重锤本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回转体与所述第二回转体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回转体和所述第二回转体之间能够相对转动。
可选的,所述转接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回转体和所述第二回转体之间的多个球体,所述多个球体与所述第一回转体滑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回转体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悬挂部的第二端的侧壁上具有环状凸起,所述第一回转体呈环状,所述第一回转体套接在所述悬挂部上,且与所述环状凸起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转接部还包括:与所述重锤本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与第二回转体固定连接,所述端盖与第二回转体均呈环状,且所述端盖与第二回转体均套接在所述悬挂部上。
其中,所述第二回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回转体远离所述环状凸起。
可选的,所述重锤本体的第二端具有凹槽,所述端盖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悬挂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重锤本体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螺旋状的导流槽。
可选的,所述悬挂部的第一端具有吊环。
可选的,所述清蜡装置还包括:刮片组件,所述刮片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悬挂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刮片组件的第二端被配置为与所述牵引绳连接。
可选的,所述重锤本体的材料包括:金属铅。
可选的,所述重锤本体的第一端呈圆锥状,所述重锤本体的第一端的锥角的范围为:25至60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37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