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张拉的轻型化预制小箱梁构造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2949.0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元春;沙丽新;马韩江;潘路杰;林颖清;蔡亮;丁佳元;祝金伟;颜轶航;金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E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轻型 预制 小箱 构造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张拉的轻型化预制小箱梁构造及施工方法,小箱梁包括顶板、腹板和底板;腹板和底板均采用跨中等厚构造;底板设有钢绞线;钢绞线为直线布置,并采用先张法工艺施工;腹板设有多束缓粘结钢绞线;每一缓粘结钢绞线在对应腹板的立面的投影上均呈曲线布置,并锚固于相应的梁的梁端;每一缓粘结钢绞线的直径均大于钢绞线的直径,并采用后张法工艺施工。施工步骤如下:1、单梁预制;2、单梁架设;3、现浇梁间横隔板;4、现浇梁间桥面板湿接;5、现浇铺装。本发明能够使小箱梁的结构重量较传统构造降低约15%,经济性较原传统小箱梁降低约10%,施工更灵活,现场影响更小,而且重量的减轻也更利于下部结构的轻量化和预制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箱梁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混合张拉的轻型化预制小箱梁构造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小箱梁由于工艺成熟、造价相对经济、施工方便等优势,成为目前城市新建高架桥梁中较多采用的一种常规的后张法施工的预制桥梁结构形式。
目前预制小箱梁边梁多带防撞护栏一同预制装配,现场整体安装,虽解决了防撞护栏施工的安全、现场影像等问题,但由于单梁自重略大,加之连同防撞护栏整体预制,重量增加,施工灵活性也有所降低,对机械设备的要求有所提高,现场的影响也相应增大。
因此,如何降低小箱梁的重量提高施工灵活性和施工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混合张拉的轻型化预制小箱梁构造及施工方法,实现的目的是降低小箱梁的重量提高施工灵活性和施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混合张拉的轻型化预制小箱梁构造,所述小箱梁包括顶板、腹板和底板。
其中,所述腹板和所述底板均采用跨中等厚构造;
所述底板设有若干钢绞线;每一所述钢绞线均为直线布置,并采用先张法工艺施工;
所述腹板设有多束缓粘结钢绞线;每一所述缓粘结钢绞线在对应所述腹板的立面的投影上均呈曲线布置,并锚固于相应的梁的梁端;
每一所述缓粘结钢绞线的直径均可大于所述先张法钢绞线的直径,并采用后张法工艺施工。
优选的,所述顶板、所述腹板和所述底板均采用C60至C8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制成。
优选的,所述先张法钢绞线的直径均为15.2。
优选的,所述梁端锚固所有所述缓粘结钢绞线的锚固区域设置采用UHPC高强韧性混凝土预制的锚固块。
更优选的,所述锚固块为预制件,预留有与所述梁的梁底相匹配的连接钢筋。
本发明还提供混合张拉的轻型化预制小箱梁构造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单梁预制;
步骤2、单梁架设;
步骤3、现浇梁间横隔板;
步骤4、现浇梁间桥面板湿接;
步骤5、现浇铺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单梁预制包括在所述底板采用先张法工艺施工所述钢绞线;之后,再在所述腹板内采用后张法工艺施工所有所述缓粘结钢绞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应用能够使小箱梁的结构重量较传统构造降低约15%,经济性较原传统小箱梁降低约10%,施工更灵活,现场影响更小,而且小箱梁的上部结构重量的减轻也更利于桥梁下部结构的轻量化和预制装配。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