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康数据管理方法及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2936.3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3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孟娅培;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聚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67 | 分类号: | G16H40/67;H04W72/04;H04W76/14 |
代理公司: |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78 | 代理人: | 冯娟 |
地址: | 223000 江苏省淮安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康 数据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康数据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以及第三移动终端收集用户的健康数据;由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以及第三移动终端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响应于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由第一移动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中尝试监听由基站发送的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响应于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由第二移动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中尝试监听由基站发送的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响应于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由第三移动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中尝试监听由基站发送的第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健康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健康数据管理方法及健康数据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健康服务包括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众多领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
现有技术CN111435612A公开了一种移动医疗个性化健康服务的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待分析信息,对待分析信息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眼底图像进行视盘定位和黄斑中心凹定位;分割预处理后的眼底图像的视网膜血管网络及主血管;提取并标识所述眼底图像的视网膜特征数据,并形成所述视网膜特征数据结构化的量化指标,对所述视网膜特征数据结构化的量化指标进行分析处理;与所述远程终端机构及用户进行交互式信息交换与处理。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康数据管理方法及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健康数据管理方法,该健康数据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由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以及第三移动终端收集用户的健康数据;
由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以及第三移动终端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响应于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由第一移动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中尝试监听由基站发送的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其中,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具有第一聚合等级,并且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具有第一重复次数,其中,第一搜索空间、第一聚合等级以及第一重复次数是在系统信息中发送的,其中,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携带第一下行链路控制消息,其中,第一下行链路控制消息向第一移动终端指示用于发送用户的健康数据的第一上行链路资源,其中,第一下行链路控制消息向第一移动终端指示第二搜索空间、第二聚合等级以及第二重复次数;
响应于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由第二移动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中尝试监听由基站发送的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其中,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具有第一聚合等级,并且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具有第一重复次数,其中,第一搜索空间、第一聚合等级以及第一重复次数是在系统信息中发送的,其中,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携带第二下行链路控制消息,其中,第二下行链路控制消息向第二移动终端指示用于发送用户的健康数据的第二上行链路资源,其中,第二下行链路控制消息向第二移动终端指示第三搜索空间、第三聚合等级以及第三重复次数;
响应于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由第三移动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中尝试监听由基站发送的第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其中,第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具有第一聚合等级,并且第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具有第一重复次数,其中,第一搜索空间、第一聚合等级以及第一重复次数是在系统信息中发送的,其中,第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消息携带第三下行链路控制消息,其中,第三下行链路控制消息向第三移动终端指示用于发送用户的健康数据的第三上行链路资源,其中,第三下行链路控制消息向第三移动终端指示第四搜索空间、第四聚合等级以及第四重复次数。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健康数据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聚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淮安聚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全氟烯醚共聚物的柔性覆铜板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非织造布分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