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球形译码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2926.X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4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娇燕;吴炳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任志艳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球形 译码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自适应球形译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通过迫零检测得到的信号到接收信号之间的初始距离d0;
其中表示通过迫零检测得到的检测信号,H表示信道矩阵,HH表示信道矩阵的共轭转置,y表示接收信号,D(·)表示硬判决函数,即将计算所得的信号向量在星座图上映射到距离最近的星座点,||·||2表示绝对值的平方;
S2:根据当前信噪比确定放大系数α,信噪比越小则放大系数越大,通过放大系数α来调整搜索半径R,R=αd0,初始化搜索半径;
S3:所述自适应球形译码检测方法是分层进行的,对信道按信道条件好坏进行排序,信道条件好的层排在最后一层,进行优先检测,对排序后的信道进行QR分解;
由于球形译码的检测也是分层进行的,设共有Nr个接收天线,则检测顺序从第Nr层到第1层,让信道条件好的层优先检测,对信道进行排序后再进行QR分解,即H=QR,其中Q=[Q1,Q2]为Nr×Nr维的酉矩阵,Q1是Q的前Nt列,Q2为Q的后Nr-Nt列,R为Nr×Nt的上三角矩阵;其中Nt表示发射天线数目,在后续计算欧式距离的过程中,检测向量可以表示为其中
S4:从最后一层即第Nr层开始检测,计算当前的部分欧氏距离,将当前的部分欧式距离与半径值R进行比较,若大于半径值R则对其剪枝,否则继续下一层的检测,直到所有层都检测完,求得第一层的部分欧氏距离D(x1);
S5:当第一层欧式距离D(x1)仍小于半径值R时,根据当前欧氏距离与半径的差值确定收敛因子,更新当前半径,进入下一轮检测,直到半径范围内只存在一个满足要求的星座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球形译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放大系数α的值设置为1到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适应球形译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放大系数α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SNRmin表示通信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最小信噪比,SNRmax则表示可能出现的最大信噪比,γ是一个介于SNRmin和SNRmax的值,需要保证在SNR=SNRmin的情况下,通过公式1+(SNRmax-SNR)/(SNRmax+γ)计算所得的α=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9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