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三防功能的指静脉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1799.1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7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桓茂;刘桓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保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功能 静脉 门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三防功能的指静脉门锁,包括指静脉门锁本体,所述指静脉门锁本体的顶端设有指纹按压区,所述指纹按压区靠近上端的左侧内壁上设有密封机构,所述指纹按压区靠近上端的后侧内壁上设有限位件,所述密封机构与限位件活动卡接,所述指静脉门锁本体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设有防护机构。本发明通过凹槽内的第一弹簧带动防尘活动片插设于指纹按压区内,使得密封条插设于条形限位块上的条形开槽内,有效对指纹按压区提供防尘和防潮密封,避免影响指静脉门锁本体的正常使用,通过圆形槽内的第二弹簧配合柱形凸起和条形防护块对指静脉门锁本体提供防撞防护,避免指静脉门锁本体受到撞击后受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静脉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三防功能的指静脉门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采用第二代生物识别静脉识别,区别于第一代生物指纹识别,静脉识别是依据人体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而使用特定波长光线对手指进行照射,可得到指静脉的清晰图像,通过静脉识别特有的算法对图像进行分析比对,从而进行身份识别。
现有的指静脉门锁在实际使用时,其指纹按压区的防尘、防潮效果较差,影响门锁的正常使用,且缺少撞击防护结构,容易遭受撞击而受损,现提出一种具备三防功能的指静脉门锁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备三防功能的指静脉门锁,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指静脉门锁在实际使用时,其指纹按压区的防尘、防潮效果较差,影响门锁的正常使用,且缺少撞击防护结构,容易遭受撞击而受损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三防功能的指静脉门锁,包括指静脉门锁本体,所述指静脉门锁本体的顶端设有指纹按压区,所述指纹按压区靠近上端的左侧内壁上设有密封机构,所述指纹按压区靠近上端的后侧内壁上设有限位件,所述密封机构与限位件活动卡接,所述指静脉门锁本体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设有防护机构。
优选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设置于指纹按压区左侧内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靠近指静脉门锁本体的上端设置,所述凹槽远离指纹按压区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弹簧,两根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凹槽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防尘活动片,所述防尘活动片远离第一弹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限位件活动卡接。
优选地,所述指静脉门锁本体靠近上端的前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红外开关本体,所述红外开关本体和两根第一弹簧均与指静脉门锁本体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凹槽远离指纹按压区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根限位杆,两根所述限位杆分别靠近凹槽的前后两侧内壁设置,所述防尘活动片的左端侧壁上设有两个圆形插槽,两个所述圆形插槽分别靠近防尘活动片的前后两端侧壁设置,两根所述限位杆分别插设于两个圆形插槽内。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指纹按压区前后两侧内壁上的条形限位块,两块所述条形限位块的侧壁均与指纹按压区的内壁密封连接,两块所述条形限位块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条形开槽,所述密封条插设于两个条形开槽内。
优选地,所述防尘活动片、密封条和条形限位块均为橡胶制品。
优选地,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指静脉门锁本体左右两端侧壁上的两块柱形凸起,同一侧两块所述柱形凸起分别靠近指静脉门锁本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所述指静脉门锁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条形防护块,两块所述条形防护块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两个圆形槽,若干所述圆形槽远离指静脉门锁本体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同一侧两块所述柱形凸起分别插设于同一侧两个圆形槽内并与第二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圆形槽的环形内壁上设有环形槽,若干所述柱形凸起靠近第二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插设于环形槽内,所述柱形凸起与指静脉门锁本体呈一体化设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保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保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7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