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任务型的人机对话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0706.3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曲海成;赵宇猛;刘万军;刘腊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332 | 分类号: | G06F16/332;G06F40/295;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任务 人机对话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基于任务型的人机对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服务模块、用户数据库、用户服务模块、网关、命令解析服务模块、对话管理服务模块、基础语言分析服务模块和模型训练服务模块;
所述用户数据库、用户服务模块、网关、命令解析服务模块和对话管理服务模块均通过HTTP网络传输协议分别与前端服务模块、基础语言分析服务模块和模型训练服务模块连接;
其中,前端服务模块是为开发者完成对话任务;命令解析服务模块为开发者提供意图、词表以及语义槽等功能定义,向模型训练服务模块提供必要的训练任务;对话管理服务模块是应用与多轮对话的管理工作;模型训练服务模块是运用异步消息模式完成训练任务的触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任务型的人机对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训练服务模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创建出任务型对话机器人;
第二步、添加实体词表中的词语;
第三步、定义语义槽;
第四步、开始训练模型;
第五步、具体操作示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任务型的人机对话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TF-IDF算法构建领域识别模块,为分析用户录入的句子或者是关键词序列,快速完成其所属领域归类;
采用LSTM模型构建槽填充模块,基于数据库基础解析用户问题,在收集用户问题要素信息的时候通过多轮对话实心,从而实心组合匹配FAQ知识库当中槽值,最终将结果作出反馈;
采用意图识别算法构建意图识别模块,对用户输入的目的展开分析,追踪对话管理模块的状态,为决策生成功能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07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