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0000.7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4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迈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4 | 分类号: | B21D37/14;B21D3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潘霞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彩钢瓦 伺服 冲压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彩钢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包括机架、底座、导柱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底座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两根导柱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端,两根导柱的上端连接有油缸固定板,且油缸固定板的上端安装有两个油缸,油缸的伸缩端延伸至油缸固定板的下侧并连接有冲压结构,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与冲压结构对应的下模固定机构。本发明采用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可以实现两组冲压单元的协同工作,结构紧凑,并且通过伺服系统控制,冲压精度高,速度快,极大地提高了彩钢瓦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彩钢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
背景技术
彩钢瓦是采用彩色涂层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各种波型的压型板。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特种建筑、大跨度钢结构房屋的屋面、墙面以及内外墙装饰等,具有质轻、高强、色泽丰富、施工方便快捷、抗震、防火、防雨、寿命长、免维护等特点,现已被广泛推广应用。
在彩钢瓦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在彩钢瓦的宽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折弯,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从而保证增加彩钢瓦在长度方向上的刚度,现有的加工技术多采用冲压的方式完成这一加工过程,然而现有的彩钢瓦冲压机构采用的是单冲压结构,即利用单组冲压单元对钢带进行冲压,形成产品的阶梯形状,采用上述单冲压结构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产线生产速度低的缺点,不利于大批量的生产加工,另外传统的加工设备在应对不同版型的彩钢瓦冲压时需要进行整体的更换,无法快速的对压模进行定位处理,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降低工作的效率。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包括机架、底座、导柱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两根所述导柱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端,两根所述导柱的上端连接有油缸固定板,且油缸固定板的上端安装有两个油缸,所述油缸的伸缩端延伸至油缸固定板的下侧并连接有冲压结构,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与冲压结构对应的下模固定机构。
在上述的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中,所述油缸固定板的上端开设有导柱孔,且油缸固定板卡在导柱的轴肩上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油缸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油缸的油缸伸缩端连接孔,且两个油缸之间的油缸固定板内固定连接有液压阀组,所述油缸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油缸传感器。
在上述的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中,所述油缸、液压阀组和油缸传感器分别与外部的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连接,且两组冲压结构在伺服控制下协同工作。
在上述的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中,所述冲压结构包括连接在油缸伸缩端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下端均布开设有多个上压模固定孔,且多个上压模固定孔外连接有同一个上压模,所述压板的下端设置有上压模位置调节机构。
在上述的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中,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均布开设在压板下端的调整块固定孔,且调整块固定孔连接有用于限定上压模位置的调整块,所述调整块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调节上压模位置的螺钉。
在上述的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中,所述下模固定机构包括多个均布开设在底座上端的下压模固定孔,且多个下压模固定孔的上端连接有同一个下压模,所述底座的上端也设置有下压模位置调节机构。
在上述的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中,所述底座上的位置调节机构与压板下端的位置调节机构结构相同,所述调整块为矩形块,且矩形块的上端开设有多个上下连通的定位孔,所述调整块与底座和压板之间均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中,所述底座和压板上的调整块的数量均为八个,且八个整块均布设置在上压模和下压模的四角处以对其位置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种彩钢瓦伺服双冲压结构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迈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安迈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0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