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C4.5决策树算法的电缆路径寻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9163.3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8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展鹏;王运罡;陈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7;G06K9/62;G06Q10/04;G06Q50/06;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c4 决策树 算法 电缆 路径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C4.5决策树算法的电缆路径寻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实际的桥架布置图进行有向网络建模;S2: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对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和最短路径的长度进行计算,路径的表现形式为具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具有多个顶点,根据这个路径,起点到终点的边的长度和最短,即电缆敷设的长度最短;本发明可将诸多实际因素引入,使算法更适合实际的运用场景,提高单次敷设成功率和自动化程度,减少后期人工调整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敷设路径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采用C4.5决策树算法的电缆路径寻优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敷设时需要设置专用材料进行支撑和保护,比如桥架、支架、钢管、槽盒以及电缆沟等,因此这些管路的走向也就决定了电缆可以敷设的通道。在实际工程中,电缆通道的安装位置受到现场条件的制约,无法随意布置,一般需先完成桥架、埋管以及电缆沟等设计。
在传统的电缆统计方法中,由人工逐一确定每根电缆的敷设路径并计算其长度,但是这种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下,而且在网络较复杂时,人工确定的电缆路径较为随意,很难做到最优。引入计算机自动化设计进行电缆的统计目前是一种趋势,目前的算法设计中最经常采用的是最短路径算法。但是目前最短路径算法有以下局限性:
1、最短路径算法较为理想化,而实际的电缆敷设环境较为复杂。对于实际敷设中遇到的比如容积率、弯头数量、施工效率以及双重化设备电缆的不同路径等因素缺乏考虑。
2、最短路径算法的自动化程度依旧不够高,在实际使用中,在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完成路径设计后,因为只考虑了距离一个维度,人工复核时结果中会有较多的不合理之处,所以还需要后期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手动调整,这个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C4.5决策树算法的电缆路径寻优方法,本发明可将诸多实际因素引入,使算法更适合实际的运用场景,提高单次敷设成功率和自动化程度,减少后期人工调整的工作量。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C4.5决策树算法的电缆路径寻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实际的桥架布置图进行有向网络建模;
S2: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对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和最短路径的长度进行计算,路径的表现形式为具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具有多个顶点,根据这个路径,起点到终点的边的长度和最短,即电缆敷设的长度最短;
S3:利用决策树理论,采用C4.5决策树算法,对S2中得到的最短路径,引入影响路径选择的多个因素,对最短路径进行进一步处理,得到最优路径;
进一步的:所述有向网络建模,将桥架的三通及三通以上的连接段作为一个顶点,并按顺序编号,作为网络的顶点;两点之间若有实际桥架连接,则认为两点之间有边,边的属性有两个:权重和方向;边只指定了单个方向的,电缆走向只能按指定方向;边同时指定了正反向和反方向的,则认为边是双向的,即电缆走向是双向的。
进一步的:所述最短路径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2-1:将步骤S1中建立的有向网络进行命名,为第一名称,然后将该名称中所有的边的方向取反,并进行命名,为第二名称;设a、b为网络中某相邻两点,在第一名称网络中,如果ab边的方向为a→b,Lab为ab两点间的实际长度,如果ab边的方向为b→a,则Lab为正无穷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91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