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自动清渣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7810.7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扬;张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赵扬 |
主分类号: | B08B7/02 | 分类号: | B08B7/02;B08B3/08;B08B3/02;B08B1/00;B08B1/02;B21B45/00;B21B2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自动 清渣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自动清渣器系统,包括清渣件和监测杆,所述清渣件的内部左端设置有凿除头,且凿除头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浸泡喷头,所述浸泡喷头的右侧设置有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内部贯穿有供水孔,所述弧形板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水管,且连接水管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水管,所述连接水管的末端安装有浸泡水泵,且浸泡水泵的下端设置有清渣水箱,所述清渣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搅拌轴,且水箱搅拌轴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水箱搅拌杆。该改进型自动清渣器系统通过设置的清渣滑块能够在清渣滚珠丝杆的驱动下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清渣件在炉内管的内部进行移动,从而对积渣面进行撞击,将积渣进行敲碎,从而达到清渣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渣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型自动清渣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热轧生产中,加热是关键环节之一,板坯的加热情况将直接影响其后续工序的各项精度指标,加热炉内积渣越多,烧嘴受影响越大,板坯加热情况越不好,清渣不及时,较大的渣块如果掉到水封槽中还会对步进梁造成损伤,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定期清渣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现有的热轧清渣主要采用人工集中清渣,工人使用锤子将积渣进行凿除,工作量较大,并且在清渣过程中需要加热炉停止工作,影响工期,无法对积渣进行自动去除,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供一种改进型自动清渣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自动清渣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热轧清渣主要采用人工集中清渣,工人使用锤子将积渣进行凿除,工作量较大,并且在清渣过程中需要加热炉停止工作,影响工期,无法对积渣进行自动去除,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自动清渣器系统,包括清渣件和监测杆,所述清渣件的内部左端设置有凿除头,且凿除头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浸泡喷头,所述浸泡喷头的右侧设置有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内部贯穿有供水孔,所述弧形板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水管,且连接水管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水管,所述连接水管的末端安装有浸泡水泵,且浸泡水泵的下端设置有清渣水箱,所述清渣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搅拌轴,且水箱搅拌轴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水箱搅拌杆,所述水箱搅拌轴的右端安装有水箱电机,所述清渣件的右端连接有连动杆,且连动杆的上端安装有清渣滑块,所述清渣滑块的内部设置有清渣滚珠丝杆,且清渣滚珠丝杆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右端安装有丝杆驱动电机,所述清渣件的内部设置有监测杆,且监测杆的上端安装有镜头壳体,所述镜头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红外镜头,且镜头壳体的后端设置有擦拭板,所述擦拭板的表面设置有擦拭毛刷,所述监测杆的内部安装有擦拭电机,且监测杆的下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监测杆的右侧安装有动力板,且监测杆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安装有监测气缸,所述动力板的右侧安装有红外成像仪,且红外成像仪的表面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清渣件的外部设置有炉内管。
优选的,所述清渣滑块与清渣滚珠丝杆之间螺纹连接,且清渣滚珠丝杆通过支撑杆与丝杆驱动电机之间为键连接,并且清渣滑块与连动杆之间为固定连接,同时连动杆设置为L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动力板通过监测气缸与支撑杆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动力板与监测杆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渣水箱通过浸泡水泵、连接水管、伸缩水管和供水孔与浸泡喷头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连接水管与伸缩水管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水箱搅拌杆沿水箱搅拌轴的外部等距均匀分布,且水箱搅拌杆设置有六组。
优选的,所述浸泡喷头关于凿除头的水平中心线相互对称,且浸泡喷头的左端面与凿除头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关于凿除头的水平中心线相互对称,且供水孔贯穿于弧形板的内部,并且供水孔沿弧形板的内部等距均匀分布,同时弧形板为圆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镜头壳体与擦拭电机之间构成键连接,所述擦拭毛刷沿擦拭板的外表面等距均匀分布,且擦拭毛刷与镜头壳体之间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赵扬,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赵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