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柜门玻璃除霜的酒柜或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7530.6 | 申请日: | 2021-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新顺翔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23/02;F25D21/06;A47B7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韦廷建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柜门 玻璃 除霜 酒柜 冰箱 | ||
一种冷柜门玻璃除霜的酒柜或冰箱,包括前开口的箱体,门体,设在箱体下部后部的压缩机腔、设有前部一侧的进风腔及出风腔,压缩机,冷凝器和轴流风扇;门体包括门框、设在门框上的玻璃门板和设在门框后部的门封,进风腔的前壁板上设有进风孔;冷凝器设在出风腔内,轴流风扇设在出风腔的后部;所述出风腔前端设有热风出风接口,热风出风接口穿过出风腔的前壁板伸出;所述门框上设有进风口和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内的热风在所述玻璃门板的前表面流动;关门状态下,热风出风接口与导流通道连通;开门状态下,热风出风接口与导流通道的连通管路断开。将出风腔内冷凝器释放的热能,导入门框对玻璃门板的前表面除霜,无易损部件;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制冷式酒柜或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酒柜或冷柜类产品,为了很好的展示内部的酒类或饮料,一般采用透明玻璃门设计。但玻璃门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缺点:保温效果差、耗能增加;玻璃表面容易凝露,导致凝露水滴落地面,损坏木质地板,使用体验感差。
查询资料可知:冷柜发泡门的导热系数约为0.5W/(㎡.K),冷柜单层玻璃的导热系数约为6.4W/(㎡.K),冷柜中空玻璃的导热系数约为2.5-3.5W/(㎡.K),冷柜中空LOW-E玻璃的导热系数约为1.2-1.8W/(㎡.K)。也就是说,最好的中空LOW-E玻璃,其保温效果只有发泡门的约30-40%。
针对保温效果差、耗能增加,一般采用下列措施:1、把玻璃设计成双层或多层的中空玻璃,或LOW-E中空玻璃,可以大大提高保温效果,但无论怎么提高,还是无法提高到发泡门体的效果;2、通过提高制冷效率、在其他地方加强隔热等方式,把玻璃门损失的耗能弥补回来。
针对玻璃表面容易凝露,一般采取下列措施:1、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提高保温效果,从而提高玻璃表面温度,改善玻璃表面凝露现象。但这种方法只对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5%RH时有效,在某些时段(例如梅雨季节),某些地区(靠近海洋的高温高湿地区),空气湿度往往超过85%RH以上甚至更高,采用任何玻璃都无法改善玻璃表面凝露现象;2、采用电加热玻璃,一般设计50W每平方米的加热功率,采用这种方式,玻璃通电之后,表面温度永远高于露点温度,可以彻底杜绝玻璃凝露现象。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电加热玻璃价格昂贵,且为了让玻璃导电,还需设计大功率电源、连接线路、控制器或传感器等辅助元件,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元器件的增多,也增加了产品的故障几率,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增加了电热元件,还导致冷柜的耗能大大的增加,可能不符合某些国家或地区的能耗法规,导致销售市场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柜门玻璃除霜的酒柜或冰箱,它利用冷凝器释放的热能,用于玻璃门板表面除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柜门玻璃除霜的酒柜或冰箱,包括前开口的箱体,门体,设在箱体下部后部的压缩机腔、设有前部一侧的进风腔及出风腔,压缩机,冷凝器和轴流风扇;门体包括门框、设在门框上的玻璃门板和设在门框后部的门封,进风腔的前壁板上设有进风孔;冷凝器设在出风腔内,轴流风扇设在出风腔的后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出风腔前端设有热风出风接口,热风出风接口穿过出风腔的前壁板伸出;
所述门框上设有进风口和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内的热风在所述玻璃门板的前表面流动;
关门状态下,热风出风接口与导流通道连通;开门状态下,热风出风接口与导流通道的连通管路断开。
所述的一种冷柜门玻璃除霜的酒柜或冰箱,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进风盒,进风盒上设有出风接口管和进风接口孔,
进风盒与所述门框的底框边固定、且出风接口管与进风口连通,所述热风出风接口与进风接口孔配合。
所述的一种冷柜门玻璃除霜的酒柜或冰箱,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导流通道环绕所述门框,门框的底框边、侧框边和顶框边上设有热空气孔,热空气孔的轴线与所述玻璃门板的前表面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新顺翔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新顺翔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