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机柜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7235.0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汪询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精方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3;H05K5/00;H05K7/20;F25B21/02;B60L53/31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范智强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机柜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防护组件和控温组件;
所述柜体(1)前端的开口处可拆卸地安装有与之匹配的柜门(2),所述柜门(2)靠近其顶端的外侧壁处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底壁上设有触摸显示屏(4),所述凹槽(3)中有且只有一对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一组导气槽(5),所述导气槽(5)另一端的槽口开设在柜门(2)的内侧壁上;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柜门(2)上处于凹槽(3)槽口位置处的盖板(6)、镶嵌在贯穿盖板(6)中部的镜框中的防护镜片(7)、设置在柜体(1)内部且与导气槽(5)配合的增压组件,所述盖板(6)受驱动组件驱动;
所述控温组件包括设置在柜体(1)上的半导体制冷装置(8)和设置在柜体(1)内部的气流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8)的热端、冷端分别处于柜体(1)的外侧、内侧;
所述触摸显示屏(4)、增压组件、驱动组件和控温组件均由设置在柜体(1)内部的PLC控制器(9)控制;
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泵(25)、导气管(26)和自启动压力阀(27),所述增压泵(25)设置在靠近触摸显示屏(4)的安装板(18)上,所述柜门(2)内侧壁上的导气槽(5)槽口处均设有导气管(26),所述柜门(2)同一侧导气管(26)上均安装有自启动压力阀(27),所述柜门(2)另一侧的导气管(26)均连接到送气管(28)上,所述送气管(28)的另一端连接到增压泵(25)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轴伺服电机(29)、第一铰接件(30)和第二铰接件(31),所述盖板(6)一侧边缘对称地设有一对第一铰接件(30)、所述柜门(2)处于凹槽(3)槽口的位置处设有一对第二铰接件(31),所述第一铰接件(30)与第二铰接件(3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双轴伺服电机(29)设置在柜门(2)上,并且所述双轴伺服电机(29)的两个电机轴分别与两个第一铰接件(3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顶端、底端均设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前端的边缘超出柜体(1)的前端边缘,其中一个所述横板(10)边缘处均匀地设有一组红外发射器(11),另一个所述横板(10)靠近其前端的边缘处均匀地设有一组相配合的红外接收器(12);所述柜体(1)的一侧外壁设有枪头槽(13)和第一接口模块(14),所述枪头槽(13)中插接有充电枪(15),所述充电枪(15)和第一接口模块(14)之间通过充电线(16)电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器(11)、红外接收器(12)和充电枪(15)均由PLC控制器(9)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靠近其底端的一侧外壁上设有供电接口模块(17),所述供电接口模块(17)与半导体制冷装置(8)处于柜体(1)的同一侧时,所述供电接口模块(17)在垂直方向上不高于半导体制冷装置(8);所述柜体(1)内部设有一组安装板(18),所述安装板(18)均匀的分布有通气槽(19);所述柜体(1)处于第一接口模块(14)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与充电线(16)配合缠绕架(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的自由端边缘内嵌有永磁体(21),所述盖板(6)的自由端边缘处外侧壁上设有把手(22);所述防护镜片(7)采用具有过滤紫外线性能的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防护镜片(7)两侧的表面还均覆有一层防雾膜(23);所述盖板(6)的内侧板面设有与凹槽(3)槽口配合的密封圈垫(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精方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精方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2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