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系统的容量校准方法、电池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7033.6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8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葛德顺;邵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三星(合肥)储能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8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薛福玲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系统 容量 校准 方法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系统的容量校准方法、电池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两组并联的电池簇,所述电池系统的容量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电池系统中存在放空电量的所述电池簇时,获取每个所述电池簇当前的第一荷电状态以及第一累计充电量;向所述电池系统中的每个所述电池簇充电;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系统中存在满充电量的所述电池簇时,获取每个所述电池簇当前的第二荷电状态以及第二累计充电量;根据各个所述电池簇的所述第一荷电状态、所述第一累计充电量、所述第二荷电状态以及所述第二累计充电量生成各个所述电池簇的总电池容量,提高了测算得到的总电池容量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系统的容量校准方法、电池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电池系统一般由多个电池簇RACK并联构成,由多级BMS(Battery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其中,RACK内每个电池PACK通过对应的一个BMU(Battery Management Unit,电池管理单元)进行管理;各个RACK分别由其对应的一个CMU(Battery Cluster Management Unit,电池簇管理单元)进行管理;整个系统中的各个CMU统一由一个SMU(System Management Unit,系统管理单元)进行管理,即电池系统中的BMS由整个系统中的各个CMU以及一个SMU组成。
电池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池老化等问题,会导致电池容量逐渐衰减,现有的容量校准方法是使RACK从放空状态充电到满充状态,然后根据其实际充电量得到RACK当前的实际容量。而由于电池材质或原本储存的电量不一致等,导致电池系统中各个RACK无法同时达到满充/满放状态,从而无法获取实际的满充电量/满放电量,则基于此测算出的电池容量准确率低。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系统的容量校准方法、电池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高测算得到的总电池容量的准确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系统的容量校准方法,所述电池系统的容量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电池系统中存在放空电量的所述电池簇时,获取每个所述电池簇当前的第一荷电状态以及第一累计充电量;
向所述电池系统中的每个所述电池簇充电;
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系统中存在满充电量的所述电池簇时,获取每个所述电池簇当前的第二荷电状态以及第二累计充电量;
根据各个所述电池簇的所述第一荷电状态、所述第一累计充电量、所述第二荷电状态以及所述第二累计充电量生成各个所述电池簇的总电池容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所述电池簇的所述第一荷电状态、所述第一累计充电量、所述第二荷电状态以及所述第二累计充电量生成各个所述电池簇的总电池容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电池簇的所述第二荷电状态与所述第一荷电状态之间的差值确定每个所述电池簇的荷电状态变化值;
根据每个所述电池簇的所述第二累计充电量与所述第一累计充电量之间的差值确定每个所述电池簇的实际充电量;
根据每个所述电池簇的所述荷电状态变化值与所述实际充电量之间的比值确定每个所述电池簇的总电池容量。
可选地,所述获取每个所述电池簇当前的第一荷电状态以及第一累计充电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电池簇当前的第一初始荷电状态;
根据每个所述电池簇当前的运行参数对所述第一初始荷电状态进行校准,并将校准后的荷电状态作为第一荷电状态;
获取每个所述电池簇当前的第一累计充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三星(合肥)储能电源有限公司,未经阳光三星(合肥)储能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