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多管径形态适应的PVC管道穿线引导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5122.7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生龙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百来旺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多管径 形态 适应 pvc 管道 穿线 引导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PVC管穿线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多管径形态适应的PVC管道穿线引导设备,包括向左开口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右壁上旋转设有电机箱,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多管径形态适应的PVC管道穿线引导设备,本设备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在管道进入装置后,能够根据其内径进行校准和固定工作,使得穿线设备能够更稳定的进行穿线作业,提高效率,减少因震动带来的多线材缠绕;同时设备通过硬塑带夹持引导的方式将线材推入PVC管道中,解决了线材较软带来的堵塞问题,完成穿线作业,且设备能够同时穿过两道线材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在较长的管材中穿线时,通过弹回硬塑带二次夹持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延长穿线的距离,解决穿线过长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VC管穿线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多管径形态适应的PVC管道穿线引导设备。
背景技术
现阶段对PVC管进行穿线时,传统方法常为人工操作,耗时长,难度大,常因PVC管径小或其他原因完成效率较低,同时对于不同管径,且不同形态的PVC管难以高效的穿线,且在管道以及预设在墙壁之中时,会急剧的加大穿线的施工难度,家庭使用的电线可能硬度不高,穿线时可能存在堵塞现象,需要抽出后重新穿线,同时随着PVC管的长度越长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越大,同时一次只能穿一条线极大的影响了施工效率。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多管径形态适应的PVC管道穿线引导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多管径形态适应的PVC管道穿线引导设备,包括向左开口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右壁上旋转设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的左壁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箱左侧上下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左端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电机左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工作箱内的主轴,所述工作箱内上下对称旋转设有两个副轴,所述副轴通过传动轮动力连接,所述副轴一端设有转动齿轮,所述主轴动力连接下侧所述副轴,所述工作箱上下对称滑动设有两个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下侧通过两对铰接的升降杆连接所述工作箱的一侧,所述工作箱后侧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下侧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侧,所述工作箱内上下对称设有左右贯穿的两个通道,所述通道内穿过能够左右移动的硬塑带,所述转动齿轮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通道内与所述硬塑带的下侧啮合,通过所述转动齿轮的旋转就能够带动所述硬塑带的前进后退,同时将不同管径的PVC管材装载进入所述固定架内时,通过推动所述升降杆的旋转,就能够控制所述夹紧块的升降进而达到适应不同PVC管径的作用,同时通过夹紧块的固定解决了传统穿线过程中震动带来的线材缠绕问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右侧固定设有后箱,所述后箱后壁上下对称设有两个卷带轮,所述卷带轮通过弹簧卷旋转设于所述后箱的后壁上,所述卷带轮上包裹有所述硬塑带,所述固定架的后侧设有上下对称的转向轮,所述硬塑带通过所述转向轮转向后进入所述工作箱中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后就能够向左延展,当所述卷带轮延展完毕时,关闭所述电机就能够通过所述卷带轮内部的弹簧卷将所述硬塑带拉回至初始状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下侧设有旋转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下侧铰接有铰接座,通过所述底座及所述铰接座的连接方式,就能够使得所述固定架整体侧向进入凹槽中,使得已经预设于墙中的PVC管材也能够进行穿线,大幅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左侧旋转设有旋转桶,所述旋转桶内侧通过上下对称的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箱,当所述旋转桶旋转时,就能够带动所述电机箱及所述工作箱整体旋转,从而能够适应方形的PVC管穿线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百来旺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百来旺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51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