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低负荷停磨后对冲燃烧锅炉壁温的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4628.6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8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王小华;陈宝康;陈敏;梅振锋;薛晓垒;彭小敏;俞胜捷;刘瑞鹏;丁奕文;朱晋永;姚胜;王祝成;梁昊;王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5/00 | 分类号: | F23N5/00;F23N1/02;F23K1/00;F23M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李小叶 |
地址: | 21515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负荷 停磨后 对冲 燃烧 锅炉 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低负荷停磨后对冲燃烧锅炉壁温的调整方法,该调整方法用于对低负荷下且磨煤机台数由4台转为3台运行时对冲燃烧锅炉进行壁温调整;该调整方法包括对停运磨冷一次风开度进行调整、对燃尽风开度进行调整以及对停运磨煤机对侧磨煤机给煤量进行调整;调整过程具体为:开大停运磨冷一次风开度;差异化调节燃尽风开度;逐步降低停运磨煤机对侧磨煤机给煤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调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低负荷停磨后对冲燃烧锅炉壁温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深度调峰政策推进,火电机组在低负荷下运行时间不断增加。国内对冲燃烧锅炉占据绝大多数的600MW和1000MW级别机组,在低负荷下磨煤机台数从4台磨转为3台磨运行,磨煤机投运方式从对称转为非对称,在停磨后可能加大燃烧热负荷偏差,造成壁温快速上升,甚至出现超温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于对冲燃烧锅炉壁温偏差调整的研究较多,大多关注燃烧器和燃尽风拉杆、配风方式等对壁温偏差的影响;目前壁温调整方法能够保证在低负荷4磨运行时,壁温分布较为均匀,但在低负荷停磨过程及停磨后3台磨运行时,即使负荷保持不变,低负荷下由对称磨组合方式转为非对称磨组合过程中壁温可能出现快速大幅上升的问题;常规的壁温调整方法无法解决该问题,并且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低负荷停磨后对冲燃烧锅炉壁温的调整方法,能够解决对冲燃烧锅炉低负荷停磨后壁温快速大幅上升问题,防止锅炉管壁超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针对低负荷停磨后对冲燃烧锅炉壁温的调整方法,该调整方法用于对低负荷下且磨煤机台数由4台转为3台运行时对冲燃烧锅炉进行壁温调整;该调整方法包括对停运磨冷一次风开度进行调整、对燃尽风开度进行调整以及对停运磨煤机对侧磨煤机给煤量进行调整;调整过程具体为:开大停运磨冷一次风开度;差异化调节燃尽风开度;逐步降低停运磨煤机对侧磨煤机给煤量。
进一步的,该调整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机组在低负荷下运行;
(2)当机组在低负荷下停运一台磨煤机后,锅炉壁温快速大幅上升,则立即开大停运磨冷一次风门开度,直至锅炉壁温出现下降趋势并处于超温值以内;
(3)在步骤(2)的基础上,差异化调节锅炉壁温偏高一侧和壁温偏低一侧的燃尽风层风门挡板开度,具体为:开大壁温偏高一侧燃尽风开度,关小壁温偏低一侧燃尽风开度;
(4)在步骤(2)的基础上,逐步降低停运磨煤机对侧磨煤机给煤量,并观察锅炉壁温变化情况,直至壁温不再降低或磨煤机出力达到限定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和步骤(4)可同步进行。
进一步的,在步骤(4)之后,逐步关小停运磨冷一次风门开度至合理值,以控制排烟温度,并观察锅炉壁温变化情况,且使锅炉壁温保持在超温值以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开发了一种针对低负荷停磨后对冲燃烧锅炉壁温的调整方法,该调整方法从停运磨冷一次风开度、燃尽风开度、停运磨煤机对侧磨煤机给煤量三个方面进行调整,以平衡和优化炉内壁温分布,可以解决对冲燃烧锅炉低负荷停磨后壁温快速大幅上升的问题,实现对锅炉壁温的有效控制,防止锅炉管壁超温问题的产生,为同类型机组低负荷壁温控制提供参考;
本发明的调整方法具有调节速度快、幅度大的特点,还可在保证锅炉管壁不超温的同时又能避免排烟温度大幅上升,减小对锅炉经济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前(后)墙燃烧设备布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46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