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垃圾分类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4596.X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波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成实;饶振浪 |
地址: | 6385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垃圾 分类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桶系统,包括若干个分类箱,设置在分类箱内的若干个轨道垃圾桶小桶,设置在六向轨道上的若干个轨道垃圾桶大桶,与所有分类箱对接的六向轨道。本发明把轨道垃圾分类桶、标志标识及分类知识等设置在居民家里长时间的时时刻刻的提醒促进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投递习惯;本发明把分类好的垃圾从居民源头直连各垃圾回收站、垃圾处理厂,砍掉中间众多中转环节,可节省下大量的各种人工成本和硬件成本;本发明把地上人工垃圾分类收集车运输升级到空中轨道自动垃圾分类无人驾驶运输,可24小时运输效率超高;本发明可做到将不同垃圾垂直细分运输可促进城市大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垃圾分类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垃圾分类桶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而制造生活垃圾的源头,就是在居民家里,垃圾一产生,居民第一时间就是扔进就近的家庭式垃圾桶,而家庭式垃圾桶几乎全部都是清一色的以盛装垃圾方便为目的,从来没有把垃圾分类标志标识或分类知识等带入家里,通常只有在小区范围内或社区宣传时才能看到听到,可是这时已经晚了,大量居民产生的垃圾已经从家庭式垃圾桶混装打包好扔到小区垃圾桶中转走了,而极少数有环保意识懂垃圾分类的居民却扛不起垃圾分类政策这面大旗,造成大量的可再生垃圾资源的浪费,垃圾分类政策没有效的进行到底的同时,生活垃圾的泛滥更是严重的污染环境,影响城镇生活质量。如何让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投递习惯,和加上现有小区的垃圾分类桶混装严重,给后续中转运输及垃圾分类造成障碍。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在家里的轨道垃圾分类桶的自动收运技术方案,直接从源头居民家里就把生活垃圾给垃圾分类并自动运输到各垃圾回收站、垃圾处理厂等,解决垃圾分类投递不规范、运输不集中效率低下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分类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垃圾分类桶系统,包括若干个分类箱,与所有分类箱对接的六向轨道,设置在六向轨道上的若干个轨道垃圾桶大桶;所述分类箱内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至少设置有两个轨道垃圾桶小桶;所述轨道垃圾桶小桶和轨道垃圾桶大桶均能通过其上的行走轮系沿六向轨道行驶,且轨道垃圾桶小桶能将其内的分类垃圾倒入轨道垃圾桶大桶内。
进一步的,所述分类箱上设置有内空箱盖,所述内空箱盖上设置有分类垃圾丢弃口和数量与分类箱内轨道垃圾桶小桶的数量相对应的分类按键;所述轨道垃圾桶小桶上设置有垃圾丢弃口,所述旋转机构旋转时轨道垃圾桶小桶上的垃圾丢弃口均能分别对准分类垃圾丢弃口。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分类箱内的底盘,安装在底盘上的旋转驱动机构,以及连接在旋转驱动机构上的若干块旋转架;相邻两块旋转架之间形成停留腔,且停留腔侧壁上设置有箱内轨;每个停留腔内的箱内轨上停留有一个轨道垃圾桶小桶;所述分类箱上开设有小桶出口,所述旋转机构旋转时箱内轨均能分别与六向轨道对接,使轨道垃圾桶小桶从箱内轨驶出小桶出口后驶向六向轨道。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盘上的旋转轴电机,安装于旋转轴电机主轴上的旋转轴主动齿轮,安装于底盘上的旋转轴,安装在旋转轴上且与旋转轴主动齿轮齿合的旋转轴从动齿轮;所述旋转架安装在旋转轴上。
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插板,旋转架上设置有插槽,所述旋转轴和旋转架通过插板和插槽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箱内轨底部设置有箱内轨齿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把轨道垃圾分类桶、标志标识及分类知识等设置在居民家里长时间的时时刻刻的提醒促进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投递习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波,未经李建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4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