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裂自修复水泥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4465.1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0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许毅刚;张水建;钟文;王宁;林燕;夏艳晴;范有银;滕银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04 | 分类号: | C04B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彭红艳 |
地址: | 6140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水泥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裂自修复水泥,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70~90%的组分A和10~30%的组分B,所述组分A和组分B均包括90~95%自修复水泥熟料和5~10%二水石膏;所述组分A的自修复水泥熟料中包括2~4%的方镁石和小于等于2%的γ‑C2S,其中方镁石的尺寸小于1μm;所述组分B的自修复水泥熟料中包括2~4%的方镁石和5~15%的γ‑C2S,其中方镁石的尺寸为3~5μm;其中,47~69%的组分B的颗粒尺寸大于65μm。利用本抗裂自修复水泥制备混凝土,能有效减少混凝土早期结构裂缝数量,缩小后期裂缝宽度,改善高原高海拔地区混凝土耐久性差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裂自修复水泥。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材料,其质量与性能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功能性与耐久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混凝土在服役过程中因荷载、湿度、温度等因素作用,可能导致开裂,裂缝不仅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功能而且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中,水泥作为主要胶凝材料,其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混凝土的抗裂性与耐久性。
普通水泥制备的混凝土在脱模时,混凝土内外温差大,表面产生拉应力,但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混凝土表面极易产生裂缝。早期开裂是困扰混凝土工程界的难题之一。
另外,高原高海拔地区环境条件复杂,昼夜温差大,冻融和干湿交替频繁。混凝土在冻融过程中,水化产物的结构状态由密实逐步变为疏松状态,且结构中出现微裂缝,这些微裂缝的数量和宽度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而增加;另外,干湿交替频繁,混凝土往往会产生干缩裂缝,从而破坏结构的整体性、抗渗性,降低混凝土耐久性。
为减少混凝土早期裂缝数量,缩小后期裂缝宽度,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其主要技术手段是在水泥基胶凝材料中掺入微胶囊、工程胶合复合材料和微生物等。但这些技术手段成本高昂,工艺苛刻,修复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裂自修复水泥,能减少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数量,缩小后期裂缝宽度,改善高原高海拔地区混凝土耐久性差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裂自修复水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70~90%的组分A和10~30%的组分B,所述组分A和组分B均包括90~95%自修复水泥熟料和5~10%二水石膏;所述组分A的自修复水泥熟料中包括2~4%的方镁石和小于等于2%的γ-C2S,其中方镁石的尺寸小于1μm;所述组分B的自修复水泥熟料中包括2~4%的方镁石和5~15%的γ-C2S,其中方镁石的尺寸为3~5μm;其中,47~69%的组分B的颗粒尺寸大于65μm。
所述组分B的颗粒分布如下:
<3μm 1~3%;
3~32μm 10~20%;
32~65μm 20~30%;
>65μm 47~69%;
所述组分A的颗粒分布如下:
<3μm 10~16%;
3~32μm 50~64%;
32~65μm 20~35%;
>65μm 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4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纸固定器及烟草分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玻璃成型模具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