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耦合器辐射效应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3705.6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4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顾汉玉;季学敏;蔡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群芯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吕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耦合器 辐射 效应 测试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耦合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光电耦合器辐射效应测试设备,包括护壳;所述护壳侧壁固接有多组银纤维防辐射材料;所述护壳内部固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顶部固接有承载平台;一种光电耦合器辐射效应测试设备的测试方法,将检测设备内部的杂质和灰尘清理干净,减少灰尘和杂质对光电耦合器接受辐射时的影响,然后将光电耦合器安装在承载平台的顶部,插好通电,然后打开检测设备内部的辐射发生器,将其对准光电耦合器照射,然后记录下实验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耦合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光电耦合器辐射效应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一种电一光一电转换器件。它由发光源和受光器两部分组成。把发光源和受光器组装在同一密闭的壳体内,彼此间用透明绝缘体隔离。发光源的引脚为输入端,受光器的引脚为输出端,常见的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受光器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等。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耦合器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107125547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电耦合器辐射效应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包括光耦固定模块、源表测量模块和PC控制模块;光耦固定模块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源表输入端接口和插座,插座上设置有光电耦合器引脚接口,用于固定连接光电耦合器,源表测量模块与源表输入端接口连接。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耦合器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8115356233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长爬电光电耦合器电流传输比中档率控制方法和制作方法,包括:根据光电耦合器的发光源的辐射通量进行分档获得第一分档值;根据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的电流增益进行分档获得第二分档值;根据所述第一分档值和第二分档值进行配对以满足预设置的配对范围以控制所述电流传输比。
目前现有技术中,光电耦合器辐射效应测试设备在对光电耦合器进行辐射效应检测时,检测设备周围会有另外的感应设备会发出辐射,进而对设备内部辐射发生器所发出的辐射造成影响,降低测试设备的结果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光电耦合器辐射效应测试设备在对光电耦合器进行辐射效应检测时,检测设备周围会有另外的感应设备会发出辐射,进而对设备内部辐射发生器所发出的辐射造成影响,降低测试设备的结果准确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电耦合器辐射效应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光电耦合器辐射效应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包括护壳;所述护壳侧壁固接有多组银纤维防辐射材料;所述护壳内部固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顶部固接有承载平台;在使用时,先将护壳内部的杂质和灰尘清理干净,减少灰尘和杂质对光电耦合器接受辐射时的影响,然后将光电耦合器安装在承载平台的顶部,插好通电,然后打开护壳内部的辐射发生器,将其对准光电耦合器照射,然后记录下实验数据,在检测时,因护壳的侧壁安装有多组银纤维防辐射材料,所以在检测时,护壳附近的辐射不易进入到护壳的内部,该操作可降低外界环境对护壳内部的辐射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可避免护壳内部的辐射穿透侧壁而发散到护壳周围,而影响外界环境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群芯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群芯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3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