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氧化活性的蓝莓酵素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3628.4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8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何艳新;白琳;王亮;艾合买提江·艾海提;王德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昌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地址: |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活性 蓝莓 酵素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氧化活性的蓝莓酵素的制备工艺,属于蓝莓酵素制备领域。本申请研究了用五种不同的菌种包括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戴式乳杆菌(接种比例为5:10:4:4:1)发酵的蓝莓酵素,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35h,发酵温度38℃,初始接种量调整为5×105CFU/mL,初始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调为15°Brix。总酚含量最高为153.22mg/L,花青素含量156.18mg/L。发酵后不同浓度下的蓝莓酵素的SOD活力最高达到141.96U/g,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79.25%、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清除能力为170.56U/L、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89.13U/mL。这五种菌种发酵的蓝莓酵素无任何额外添加剂,与前人发酵工艺相比,多菌种发酵、发酵周期短、售价成本低以及抗氧化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蓝莓酵素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抗氧化活性的蓝莓酵素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蓝莓(Vaccinium spp.)又名越橘、笃斯、都柿等,属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灌木果树。原产于北美洲与东亚,主要分布于朝鲜、日本等国家,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安徽怀宁县、吉林长白山等地区。蓝莓果实呈小而圆的颗粒状,果皮为蓝紫色,果味酸甜可口,香味独特。果实中富含花青素、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各种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糖类等。
目前蓝莓产品在国内市场主要以果汁饮料、乳制品、果酱、果酒、果冻、糖果、干果、烘焙食品、保健品等进行生产和销售。由于蓝莓具有保健作用,导致其鲜果和加工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蓝莓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市场广阔,今后深加工也将成为蓝莓的重点发展方向,即果汁、果酒、酵素、花青素提取等。蓝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预防很多疾病,例如预防心脏病和预防癌症等,对感冒和腹泻的预防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蓝莓酵素中有保健功能的成分主要是花青素、果胶、类黄酮、维生素等。蓝莓中花青素含量很高,既可促进视网膜细胞中视紫质的再生来抵抗视力减轻眼部疲劳,又可抑制血管紧张肽素转换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压,还可延缓衰老、抗癌,保护脑神经不被氧化提高记忆力,增强人体兔疫力。
目前蓝莓酵素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本蓝莓发酵工艺与传统发酵相比,首先,解决了发酵周期长的问题,其次,解决了酵素产品售价高的问题,降低了酵素的成本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最后,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且人们在讲究养生讲究健康的观念影响下,对蓝莓酵素的保健功能的开发也逐步增多,蓝莓酵素的需求量也将逐渐增大,因此蓝莓酵素产品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抗氧化活性的蓝莓酵素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抗氧化活性的蓝莓酵素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冻蓝莓解冻后用高端破碎料理机破碎;
(2)在45℃-55℃下加酶酶解2-3h;
(3)酶解后在90℃下杀菌15-30min;
(4)杀菌后待温度降至30-42℃,将菌种接入蓝莓果汁中进行发酵20-48h;
(5)最后用棉花将瓶口塞紧后在30-42℃恒温培养箱中进行静态厌氧发酵。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酶为果胶酶,果胶酶的添加量为0.1-1.5%。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菌种为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戴式乳杆菌。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植物乳杆菌的添加比例为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戴式乳杆菌(接种比例为5:10:4:4:1)。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昌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昌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3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足双臂机器人及其运行模式
- 下一篇:基于骨骼关节数据的双人动作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