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oRaWAN网络协议的数据传输速率自适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2337.3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7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沈维政;付晓;马文川;尹艳玲;戴百生;熊本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28/12;H04L25/02;H04B1/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贾耀淇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orawan 网络 协议 数据传输 速率 自适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oRaWAN网络协议的数据传输速率自适应方法,该方法利用LoRa技术多扩频因子(SF)、多数据速率的特点,对接收端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发送端自动分配不同的SF和数据传输速率,同时根据信噪比、丢包率和信道负荷的实际情况对数据传输速率进行调整,最终可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包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LoRaWAN网络协议的数据传输速率自适应方法。
背景技术
LoRaWAN是一种基于直接序列扩频调制技术的远距离网络通信协议,在IEEE802.11协议中,物理层使用了不同的编码方式和调制技术,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数据发送速率,可协议并没有说明不同速率之间怎么实现自适应的速率调整。现有的以RBAR为代表的的基于接收端的速率自适应算法,通过发送RTS/CTS控制帧对信道质量进行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速率,降低了发送端之间在数据传输时发生碰撞的可能,但该算法在数据发送过程中需要频繁进行发送确认并等待回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因此,需要在信道状况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综合考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根据实时信道状选择最优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使通信系统吞吐量最大化。此外,RBAR算法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传递最佳数据传输速率时改变了RTS/CTS控制帧格式,导致该算法与现有通信协议不兼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LoRaWAN网络协议的数据传输速率自适应方法:根据数据传输信道的实时状态,获取信噪比值并选择对应的扩频因子,同时在统计周期内计算丢包率以及信道负荷值,以便确认是否需要发送RTS/CTS控制帧,从而针对不同的信道状况实时更新数据传输速率,最终提高整个系统的网络数据传输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一种基于LoRaWAN网络协议的数据传输速率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数据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RTS帧,确认信道是否空闲;
步骤二,接收端收到RTS帧后将前3次连续接收到的有效信噪比SNR做均值化处理,得到并按照选择扩频因子SF;
步骤三,接收端将数据传输速率DR添加至CTS帧的FCS字段中,反馈至发送端,同时暂停发送RTS/CTS控制帧;
步骤四,发送端按照对应的传输速率DR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包后,接收端反馈ACK帧,表明一次数据传输成功;
步骤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端根据帧序列号的连续性统计丢包率PER,若一定周期内,发送端判断PER达到设定的丢包阈值,则重新启动RTS/CTS机制进行信道估计,根据步骤2更新数据传输速率,若PER尚未达到丢包阈值,则转入步骤6;
步骤六,将统计周期内N次数据包的传输时间进行记录与存储,得到该扩频因子子信道负荷ERL,当负荷值小于或等于发送端期望速率对应的信道负荷阈值时,接收端将自动提高一个数据传输速率,若负荷值大于发送端期望速率对应的信道负荷阈值时,则降低一个数据传输速率;
步骤七,发送端接收并完成接收端下发的速率调节命令,继续完成数据传输;
所述步骤二中按照如下规则选择扩频因子SF:
Rule 1:
Rule 2:
Rule 3:
Rule 4:
Rule 5:
Rule 6:
2、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的RTS帧为IEEE802.11网络支持可选的请求发送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2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