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分复用器件和通信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2327.X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8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庄文杰;李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4/02 | 分类号: | H04J14/02;H04B10/25;G02B6/2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若兰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分复用 器件 通信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波分复用器件和通信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波分复用器件可以包括固定件、光纤、滤波片和透镜。其中,固定件设置有光纤定位孔和滤波片安装槽,滤波片安装槽设置于光纤定位孔的末端远离光纤定位孔的孔口的一侧,且滤波片安装槽与光纤定位孔的末端间隔设置。光纤可安装于光纤定位孔,滤波片可安装于滤波片安装槽,滤波片可对从光纤发射的光线进行透射或者反射。另外,设置于光纤和滤波片之间的透镜可用于将光纤发射的光线进行准直,或将准直光汇聚后输入光纤。该波分复用器件,通过光纤定位孔和滤波片安装槽之间的对位设置,来实现光纤与滤波片的对位,其可有效的提升波分复用器件的组装效率,从而可提升通信设备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波分复用器件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从光通信中脱颖而出,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其近年来发展速度之快,应用面之广是通信史上罕见的,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和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主要传送工具。
光纤通信的一个优势是可以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数十个波长的光线,称作波分复用(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WDM)。WDM传输的基本元件是光学滤波器,光学滤波器例如可分为光纤熔融拉锥型、薄膜滤波器型或者阵列波导光栅型等。其中,薄膜滤波器型的WDM器件是较为常见的。
薄膜滤波器型的WDM器件目前主要有三端口级联方案和紧凑型波分复用方案,但是该两种方案的WDM器件中光纤和透镜之间、两个光纤之间需要进行有源调节和组装,其组装工艺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波分复用器件和通信设备,用以提升波分复用器件的组装效率,简化通信设备的结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分复用器件,该波分复用器件可以包括固定件、光纤、滤波片和透镜。其中,固定件设置有光纤定位孔和滤波片安装槽,滤波片安装槽设置于光纤定位孔的末端远离光纤定位孔的孔口的一侧,且滤波片安装槽与光纤定位孔的末端间隔设置。光纤可安装于光纤定位孔,滤波片可安装于滤波片安装槽,滤波片可用于对从光纤发射出的光线进行透射或者反射。另外,设置于光纤和滤波片之间的透镜可用于将光纤发射的光线进行准直,或将准直光汇聚后输入光纤。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波分复用器件,可通过光纤定位孔和滤波片安装槽之间的对位设置,来实现光纤与滤波片之间的无源对位,从而可有效的提升波分复用器件的组装效率。
为了实现光纤在固定件上的定位,在本申请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光纤定位孔的末端设置定位台阶。这样,在光纤安装于光纤定位孔后,光纤可与定位台阶相抵接,其可对光线伸入至固定件内的深度进行限定。
在具体设置透镜时,透镜可为固定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实施时,可使固定件设置有与光纤定位孔相连通的透镜孔。其中,透镜孔设置于光纤定位孔的末端,且透镜孔与光纤定位孔之间形成定位台阶。
另外,在透镜孔的远离光纤定位孔的一端具有弧形面。这样,在同一光路上,弧形面与滤波片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即可形成透镜,该透镜既可为球面镜,也可以为非球面镜。可以理解的是,透镜为实体结构,故透镜为弧形面与滤波片安装槽的槽壁之间的实体结构组成。
在本申请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件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光纤定位孔和多个滤波片安装槽。其中,多个光纤定位孔的数量与多个滤波片安装槽的数量的差值为1。在每个光纤定位孔内对应安装有一个光纤,同时对应每个滤波片安装孔安装有一个滤波片。采用该实现方式,可以使波分复用器件仅设置有一个固定件,且可通过在该一个固定件上安装多个光纤以及滤波片来实现波分复用器件的功能,其可以有效的简化波分复用器件的结构。
在固定件上可以设置有镂空区,上述的多个滤波片安装槽可以设置于镂空区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这样可以简化滤波片安装槽的结构设计,并可以减轻固定件的重量,节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23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