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就诊挂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2094.3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6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叶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同步远方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06Q10/02;G06Q20/10;G06V40/16 |
代理公司: | 苏州苏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7 | 代理人: | 杨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医疗 就诊 挂号 系统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就诊挂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医疗图示模块、微表情识别模块、疼痛等级分类模块、推荐挂号模块、费用清缴模块、智能定位模块、屏幕显示模块、区块链记录模块;
所述医疗图示模块用于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查验,并录制视频进行系统分析;所述微表情识别模块用于捕捉患者在自我查验过程中的微表情变化;所述疼痛等级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患者面部表情变化推测患者疼痛级别;所述推荐挂号模块用于根据医疗图示模块、微表情识别模块、疼痛等级分类模块得出的结果,综合医院医生实际情况推荐患者进行挂号;所述费用清缴模块用于对挂号费用进行缴纳和退款;所述智能定位模块用于进行精准定位,确认患者是否到达医院;所述屏幕显示模块用于将挂号信息显示在手机屏幕上;所述区块链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患者在挂号期间的各种行为数据,对患者失约行为进行记录;
所述医疗图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表情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微表情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疼痛等级分类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疼痛等级分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推荐挂号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推荐挂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费用清缴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费用清缴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定位模块、区块链记录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智能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屏幕显示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区块链记录模块的输出端与疼痛等级分类模块、费用清缴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医疗图示模块包括以下单元:
检测单元,用于进行检测患者是否全身都在摄像头范围内;
图示单元,用于设置按压身体部位图示,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查验;
语音单元,用于进行语音提醒;
录像单元,用于进行自我查验过程中的视频录制;
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语音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图示单元的输出端与语音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录像单元的输出端与微表情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微表情识别模块包括以下单元:
微表情识别单元,用于采集人脸面部的微表情变化;
眉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眉毛的变化范围,从而确定疼痛等级得分;
嘴角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张嘴幅度,从而确定疼痛等级得分;
脸部肌肉线条检测单元,用于根据脸部线条抽搐程度,从而确定疼痛等级得分;
所述微表情识别单元的输出端与眉毛检测单元、嘴角检测单元、脸部肌肉线条检测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眉毛检测单元、嘴角检测单元、脸部肌肉线条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疼痛等级分类模块相连接;
所述疼痛等级得分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S4-1、在眉毛检测单元中,采集患者初始状态下的眉毛位置,对眉毛做上下方向的切线处理,最高切点记为A,最低切点记为B;
S4-2、采集患者在自我查验每一步状态下的眉毛位置,对眉毛做上下方向的切线处理,最高切点记为Ai,最低切点记为Bi;
S4-3、根据公式:
其中,X1为眉毛检测单元疼痛等级得分;L1为比例系数1;
计算得出眉毛检测单元疼痛等级得分;
S4-4、在嘴角检测单元中,初始状态下嘴为闭合状态,采集患者在自我查验每一步状态下的张嘴幅度,记录下开口的面积,记为Si;
S4-5、根据公式:
其中,X2为嘴角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疼痛等级得分;L2为比例系数2;
计算得出嘴角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疼痛等级得分;
S4-6、在脸部肌肉线条检测单元中,初始状态下脸部肌肉线条为正常状态,采集患者在自我查验每一步状态下的脸部肌肉线条的抽搐程度,所述抽搐程度即脸部肌肉线条的变化幅度;
S4-7、根据S4-6采集的数据,对每一部分线条进行提取,根据历史数据中的疼痛脸部平面简图绘制出当前患者脸部肌肉线条的平面简图,保证其与当历史数据中的疼痛脸部平面简图之间大小相同;
S4-8、以平面简图中心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对S4-7中提到的当前患者脸部肌肉线条的平面简图和历史数据中的疼痛脸部平面简图选取N个关键点,记录坐标情况,其中当前患者脸部肌肉线条的平面简图的N个关键点坐标记为集合M={(a1,b1)、(a2,b2)、……、(an,bn)},历史数据中的疼痛脸部平面简图的N个关键点坐标记为集合M2={(c1,d1)、(c2,d2)、……、(cn,dn)};
S4-9、根据公式:
其中,X3为脸部肌肉线条 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疼痛等级得分;L3为比例系数3;
计算得出脸部肌肉线条检测单元疼痛等级得分;
所述疼痛等级分类模块包括以下单元: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区块链记录模块传输的存储信息,并提供给患者检验单元;
患者检验单元,用于检验本次患者是首次患者还是反复患者,所述首次患者为在该医院第一次挂号的患者,所述反复患者为在该医院挂号两次及两次以上的患者;
疼痛评分单元,用于计算患者在自我查验每一步状态下的最终疼痛评分;
在首次患者中,根据微表情识别模块中得到的眉毛检测单元疼痛等级得分、嘴角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疼痛等级得分、脸部肌肉线条检测单元疼痛等级得分,配备初始系统权重,根据公式:
X总=w1X1+w2X2+w3X3
其中,X总为患者自我查验每一步状态下的最终疼痛评分,w1、w2、w3分别对应眉毛检测单元、嘴角检测单元、脸部肌肉线条检测单元的系统评分权重;
在反复患者中,不配备系统初始权重,根据医生在前次诊断中开具的患者病历进行调整权重,调整方式如下:
所述患者病历中存在医生诊断的面部表情反应能力,包括无效、迟钝、正常、较好;其在眉毛检测单元、嘴角检测单元、脸部肌肉线条检测单元中分别对应的权重为w10、w11、w1、w12;w20、w21、w2、w22;w30、w31、w3、w32;
因此在反复患者中,根据公式:
X总=wiX1+wjX2+wkX3
其中,wi、wj、wk分别对应根据医生诊断而调整的各单元权重;
疼痛等级单元,用于根据患者自我查验每一步状态下的最终疼痛评分,进行该部位疼痛等级分类;
所述疼痛等级单元的分类方式如下:
设置评分阈值为Xmax、Xmin;
若X总大于Xmax,代表此部位非常疼痛;
若X总小于Xmin,代表此部位不疼痛;
若X总在区间[Xmin,Xmax]内,代表此部位疼痛;
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患者检验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患者检验单元的输出端与疼痛评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疼痛评分单元的输出端与疼痛等级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推荐挂号模块包括以下单元:
科室推荐单元,用于根据疼痛等级分类模块传输的各部位的疼痛等级,确定其应该挂号在哪一科室,即根据疼痛或非常疼痛的部位确立挂号科室;
医生推荐单元,用于推荐挂号医生;
推荐挂号医生方式如下:
对于非常疼痛的患者,推荐专家类别医生;对于一般患者,推荐普通医师;
根据挂号日期,优先推荐当天挂号数量较少的医生;
所述科室推荐单元的输出端与医生推荐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费用清缴模块包括以下单元:
数据单元,用于与区块链记录平台进行传输数据;
缴费单元,用于进行挂号缴费;
退费单元,用于进行退费,退费方式包括以下两种:
患者在挂号日前一天取消了挂号,对患者所付的挂号费进行全额返还;
患者由于信誉行为,缴纳了保证金,在就诊结束后,对保证金予以全额返还;
所述费用清缴模块连接有支付平台;
所述缴费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数据单元的输出端与退费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智能定位模块包括以下单元:
日期确认单元,用于在挂号成功后,读取挂号日期,并确定当天是否为挂号日期,在挂号日进行手机提醒;
地址定位单元,用于在挂号成功后,对挂号医院进行地址定位;
距离验证单元,用于在挂号成功后,若日期确认单元确认当天为挂号日期后,对患者与医院之间的距离进行测算;
所述日期确认单元的输出端与地址定位单元、距离验证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地址定位单元的输出端与距离验证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屏幕显示模块包括以下单元: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智能定位模块传输的相关信息;
启动单元,用于启动挂号软件,读取挂号信息,将挂号信息显示到手机屏幕上;
所述启动单元启动的步骤如下:
S9-1、根据读取单元读取得到的智能定位模块中的信息情况,确定当天是否为挂号日,若是,进入步骤S9-2;若不是,则结束;
S9-2、根据读取单元读取得到的患者与医院之间的距离,若满足该距离小于阈值Y,则启动单元启动挂号软件,将挂号信息中的科室和医生直接显示在手机屏幕上,避免了患者需要再次进入挂号软件中进行查询;
所述读取单元的输出端与启动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区块链记录模块包括以下单元:
区块链挂号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患者的挂号情况,在用户进行挂号成功之后,会将挂号信息和就诊信息写入区块链挂号记录单元中,进行存储;
失约行为记录单元,用于对患者挂号以后却没有按时来就诊的行为进行记录,并存储;
反馈单元,用于根据区块链挂号记录单元的挂号记录和失约行为记录单元中的失约行为记录,对疼痛等级分类模块、费用清缴模块作出相应反馈,即该患者是否需要调整疼痛评分权重、挂号是否需要缴纳保证金;
所述区块链挂号记录单元、失约行为记录单元的输出端与反馈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同步远方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同步远方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20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