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层写字楼的垂直绿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1968.3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1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蒋超;周燕;王毅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E04H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胡珣燕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层 写字楼 垂直绿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层写字楼的垂直绿化系统,特点是包括首尾相接地环绕设置在高层写字楼的建筑立面外部的多个上支撑导轨和下支撑导轨,多个上支撑导轨和下支撑导轨上下平行且间隔设置,上下相邻的两个上支撑导轨之间布设有一下支撑导轨,一个上支撑导轨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下支撑导轨构成一个支撑导轨组,高层写字楼的每一层的建筑立面外部布设有一个支撑导轨组,每个支撑导轨组中的上支撑导轨和下支撑导轨之间可沿着高层写字楼的建筑立面的外部水平转动地设置有垂直绿化模块。优点是可根据太阳光在不同时间点对高层写字楼不同方向立面的照射,对垂直绿化模块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有限的植物对建筑起到高效的遮阳隔热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绿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写字楼的垂直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热岛效应愈发显著。由于城市内平面种植区域有限,目前研究者们已经逐渐把绿化的方向聚焦于对建筑外立面的利用,而位于城市中心的建筑多以高层写字楼为主,高层写字楼外立面多以玻璃幕墙为主,玻璃幕墙保温隔热与通风性能较差,建筑能耗高,而且室内热环境难以满足人体对于热舒适性的要求,那么如何利用高层写字楼的立面实现城市绿化与建筑节能,同时改善高层写字楼室内热环境,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利号为201410466509.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攀援植物垂直绿化系统,主要通过将种植槽设于建筑主体的外立面上,将支撑框架固定在建筑主体的外立面上且位于种植槽的外侧,攀援网沿着支撑框架外表面铺设使得攀援网与建筑主体外立面之间形成用于攀援植物生长及维护攀援植物的空间。上述垂直绿化系统中植物是固定布置在建筑立面上,该垂直绿化系统只对布设有植物的建筑立面起到遮阳隔热的作用,若要顾及到所有的建筑立面,则需要在所有的建筑立面上布设植物,这种布设方式不仅会严重影响建筑的采光,还会导致植物种植成本和后期维护更换成本提高,同时该垂直绿化系统无法快速成型,依赖攀援植物生长速度,其施工和运营起始时间相对于建筑存在滞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影响建筑采光的前提下使有限的植物对整个建筑起到高效的遮阳隔热作用的用于高层写字楼的垂直绿化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高层写字楼的垂直绿化系统,包括首尾相接地环绕设置在高层写字楼的建筑立面外部的多个上支撑导轨和下支撑导轨,多个所述的上支撑导轨和所述的下支撑导轨上下平行且间隔设置,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的上支撑导轨之间布设有一所述的下支撑导轨,一个所述的上支撑导轨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所述的下支撑导轨构成一个支撑导轨组,高层写字楼的每一层的建筑立面外部布设有一个所述的支撑导轨组,每个所述的支撑导轨组中的所述的上支撑导轨和下支撑导轨之间可沿着高层写字楼的建筑立面的外部水平转动地设置有垂直绿化模块。
所述的上支撑导轨的下端面和所述的下支撑导轨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活动导槽,所述的活动导槽首尾相接且沿着高层写字楼的建筑立面的外部环绕设置;
所述的垂直绿化模块由多个竖向并列且间隔设置的垂直绿化单元构成,每个所述的垂直绿化单元包括在竖直方向长度较大的长方形的外框体,所述的外框体内设置有用于种植绿植的种植槽,所述的外框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活动导槽相配合的滑动件,所述的滑动件可滑动地安装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活动导槽内。
所述的垂直绿化模块与高层写字楼的建筑立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的垂直绿化模块进行水平转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首尾相接地环绕设置在高层写字楼的建筑立面外部的第一履带,高层写字楼的建筑立面外部的每个转角处分别水平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履带相配合的驱动齿轮,所述的第一履带啮合设置在所述的驱动齿轮的外部,至少一个所述的驱动齿轮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的驱动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所述的驱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外框体的内端面与所述的第一履带的外侧端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1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