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矮塔斜拉桥分丝管索鞍精确快速定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0453.1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5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赵银超;古建敖;许平华;李校峰;陈家勇;张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诚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65 | 代理人: | 邱琳 |
地址: | 441104 湖北省襄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拉桥 分丝管索鞍 精确 快速 定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矮塔斜拉桥分丝管索鞍精确快速定位方法及装置,引入高程精调装置实现高程的精确定位,利用一组沿索鞍延伸方向设置的设有临时起吊装置的预埋立架,实现索鞍中段的临时吊装和分节段微调定位,并在定位过程中通过快速定位卡将部分焊接接头转换为机械连接接头,从而减少焊接接头数量,化解高空作业风险,便于调整复核,无需反复在测量过程中焊接和拆焊,保障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精度,高程荆条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调节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矮塔斜拉桥分丝管索鞍精确快速定位方法及装置,属于桥梁施工辅助工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100m以下的中桥采用预应力桥梁结构形式的较多,200m以上采用一般斜拉桥形式的较多,考虑到经济性、施工性,对于100m至200m跨度的桥梁,采用介于预应力箱梁桥和一般斜拉桥之间的桥梁形式比较合适,近年来兴起一种兼有桥梁和斜拉桥优点的矮塔斜拉桥形式。矮塔斜拉桥本质上是连续梁桥,由于倾角小,矮塔斜拉索产生竖向分力较密索体系而言很小。随着高速铁路建设技术的日趋成熟及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矮塔斜拉桥这一桥型开始广泛地应用于高速铁路建设。
在矮塔斜拉桥分丝管索鞍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分丝管索鞍的位置均不相同,施工中任何一点偏差都将影响全桥的受力情况。分丝管索鞍在桥塔上定位施工困难大,精度低,而分丝管索鞍定位的精度则直接影响到后期运营中斜拉索的使用寿命,因此分丝管索鞍的安装定位成为施工的重难点。
目前的施工工艺中,通常首先利用L型角钢对分丝管索鞍两端进行定位,中间节段则利用井字架进行固定,过程中凭经验对索鞍中段反复测量定位,存在大量焊接、固定、测量、调整、解开固定等操作,精度差、效率低,并且大量的高空焊接也给安全施工带来隐患。
为解决索鞍中段定位问题,也有施工单位尝试采用预先在待安装的索鞍最高点处设置中心高程定位架,并中心高程处安装位置标定物,然后将索鞍整体吊装,通过位置标定物确定安装位置,确保索鞍两端和最高点的高程位置无误。但这一方法采用整体吊装,控制性较差,此外最低点和最高点以外节段的高程位置无法保证,需要人工反复测量复核,仍然存在施工挑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矮塔斜拉桥分丝管索鞍精确快速定位方法及装置,利用一组沿索鞍安装方向设置的预埋立架,实现在索鞍吊装过程中对其各节段高程的定位,便于调整复核,无需反复在测量过程中焊接和拆焊,保障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精度。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矮塔斜拉桥分丝管索鞍精确快速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索鞍的设计位置,在索塔混凝土预埋两列第一预埋立柱和两列第二预埋立柱,其中第一预埋立柱位于首排和尾排位置;
S2、在首排和尾排的第一预埋立柱之间安装支撑横梁,并在支撑横梁设置一组预留孔道,在预留孔道处安装高程精调装置,高程精调装置包括顶升丝杆和套装在顶升丝杆上的调节螺母;
S3、将索鞍吊装至高程精调装置之上,将索鞍锚垫板的下角搁置于顶升丝杆的顶部;
S4、在每排第二预埋立柱之间安装上横梁,在各个上横梁安装临时起吊装置,利用临时起吊装置维持对索鞍的吊装,使索鞍暂时悬空于高程精调装置上空;
S5、旋转高程精调装置中的调节螺母,带动顶升丝杆升降,按照设计目标调节索鞍锚垫板的角点高程;
S6、利用临时起吊装置调节索鞍,至索鞍的各个纵剖面位置位于设计高度,在每排的第二预埋立柱之间安装快速定位卡,将索鞍的纵剖面位置固定,快速定位卡包括用于套设索鞍的箍圈和箍圈侧部的与第二预埋立柱连接的连接杆。
步骤S3中,索鞍锚垫板的下角焊接有形状与顶升丝杆顶部形状适配的槽口向下的固定槽。
步骤S4中,临时起吊装置采用手拉葫芦,手拉葫芦与索鞍之间的吊绳采用钢丝绳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0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