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氧加热炉加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0412.2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8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作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作帅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L5/04;F23L7/00;F23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慧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氧加热炉加氧装置,涉及加热炉加氧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空气输送管;供氧管,其出氧端伸入空气输送管的混氧区中;分隔板,其设置有两个,一分割板将混氧区和加热区分隔开,另一分隔板将加热区和尾端区分隔开;加热管,其设置有多个,多个加热管设置在两分隔板之间,加热管分别与混氧区和尾端区连通;尾气进入管,其固定在空气输送管上并且与加热区连通,其将尾气送入加热区;以及尾气出管,其固定在空气输送管上并且用于将加热区内的尾气送出;尾气在加热区内对加热管内的富氧空气加热,使得富氧空气不会直接与尾气中的高温微粒接触,减少了危险产生的可能性并且使得富氧空气中的含氧量不会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炉加氧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富氧加热炉加氧装置。
背景技术
富氧助燃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业加热炉当中的节能燃烧技术,具有提高火焰温度、增强辐射传热能力、减少废气排放、提高热效率的特点;在富氧加热炉当中,将氧气和空气混合之后形成富氧空气,富氧空气通入到工业加热炉中促使燃气充分燃烧。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能源的节省,在空气与氧气混合行程富氧空气之后,都与利用含有余热的尾气对富氧空气进行加热,加热的时候需要使用蓄热室进行加热,在加热室当中设置蓄热体,交替的通过蓄热时将加热炉内的尾气送出以及通过蓄热室将富氧空气送入加热炉中,受限在蓄热室当中通过尾气,通过尾气的余热对蓄热体进行加热,然后在通过蓄热室想加热炉内通入富氧空气,在通入的过程当中,通过蓄热体的热量对富氧空气进行预热,这样不仅仅能够降低尾气的排烟温度,又能够提高富氧空气进入加热炉中时的问题,降低了富氧空气进入加热炉中之后对热量的吸收,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但是现有的这种方法,在尾气当中会含有高温微粒,这些微粒为燃气未充分燃烧所产生沉淀物,这些微粒在穿过蓄热体的过程当中容易对沉淀在蓄热体当中,在富氧空气穿过蓄热体的时候,高温微粒会直接与富氧空气产生接触,高温微粒与经过加热之后的富氧空气接触容易产生危险并且高温颗粒容易燃烧而消耗富氧空气中的氧气,从而降低通入到炉体内的富氧空气的含氧量,使得燃气的燃烧率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氧加热炉加氧装置,尾气在加热区内对加热管内的富氧空气加热,使得富氧空气不会直接与尾气中的高温微粒接触,减少了危险产生的可能性并且使得富氧空气中的含氧量不会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氧加热炉加氧装置,包括空气输送管,其沿空气的输送方向依次分为用于混入氧气的混氧区、用于对富氧空气加热的加热区以及用于将富氧空气送出的尾端区;
供氧管,其出氧端伸入空气输送管的混氧区中;
分隔板,其设置有两个,一分割板将混氧区和加热区分隔开,另一分隔板将加热区和尾端区分隔开;
加热管,其设置有多个,多个加热管设置在两分隔板之间,加热管分别与混氧区和尾端区连通;
尾气进入管,其固定在空气输送管上并且与加热区连通,其将尾气送入加热区;
以及尾气出管,其固定在空气输送管上并且用于将加热区内的尾气送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氧管将氧气输入到空气输送管的混氧区当中与空气进行混合,形成富氧空气之后,富氧空气通过加热管进入到尾端区,然后通过尾端区被送入加热炉中;将尾气通过尾气进入管送入到空气输送管的加热区,然后通过尾气出管将加热区内的尾气送走,尾气在加热区内对加热管当中的富氧空气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当中,富氧空气不会直接与尾气当中的高温微粒接触,减少了危险产生的可能性并且使得富氧空气中的含氧量不会降低。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隔离板,其位于加热区中,隔离板固定在空气输送管内壁上并且将加热区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作帅,未经张作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0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