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栓切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9521.2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1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于波;张羽;候静波;贾海波;代建南;赵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恒壹(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7 | 分类号: | A61B17/3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曾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栓 切割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血栓切割系统,包括输送管、收纳管和切割模块。收纳管插接于输送管内,且与输送管在输送管的延伸方向上滑动配合。切割模块包括刀片以及球囊,刀片与球囊连接;切割模块具有相互切换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处于第一位置时,球囊以及刀片均位于收纳管中;当处于第二位置时,球囊以及刀片均伸出收纳管的远端,球囊用于在膨胀后与血管壁贴合,刀片能在球囊膨胀时沿收纳管的径向向外运动,且刀片的刀刃朝向收纳管所在一侧,以使刀刃能在驱动收纳管以及切割模块沿退出血管的方向运动时切割血栓。血栓切割手术便捷可靠,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血栓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正常人血液内部有两种系统,一种系统叫做凝血系统,另一种系统叫做纤溶系统。凝血系统主要产生血栓,用于治疗血管损伤部位。纤溶系统主要对抗血栓,用于溶解不需要的血栓。当纤溶性被破坏或者由于病人年龄高导致纤溶性不足时,体内血管便容易产生血栓,当这些血栓经过比较粗的血管时,血栓可以通过,并顺着血流方向朝其他血管流动,但当这些血栓经过较小的血管时,或者经过比较弯曲的血管时,便容易一直堆积在血管内不随着血液流动,最终变成陈旧性血栓。这些陈旧性血栓阻碍血管血流,影响血液动力学,严重者会完全堵死血管,造成病人血管远端缺血,不利于身体健康。目前,治疗血栓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溶栓药物治疗;第二种是取栓支架;第三种是血栓抽吸导管。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治疗陈旧血栓的设备存在如下缺点:
针对陈旧性血栓的治疗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栓切割系统,其能够提高陈旧性血栓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栓切割系统,包括:
输送管;
收纳管,收纳管插接于输送管内,且与输送管在输送管的延伸方向上滑动配合;
以及切割模块,切割模块包括刀片以及球囊,刀片与球囊连接;切割模块具有相互切换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处于第一位置时,球囊以及刀片均位于收纳管中;当处于第二位置时,球囊以及刀片均伸出收纳管的远端,球囊用于在膨胀后与血管壁贴合,刀片能在球囊膨胀时沿收纳管的径向向外运动,且刀片的刀刃朝向收纳管所在一侧,以使刀刃能在驱动收纳管以及切割模块沿退出血管的方向运动时切割血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球囊设置为自膨胀式球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球囊膨胀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变径段、等径段和第二变径段,第一变径段的内径在从球囊的第一端部向中部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第二变径段的内径在从球囊的第二端部向中部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对设置;第一变径段通过牵引丝与收纳管连接,牵引丝与收纳管沿收纳管的延伸方向滑动配合,以驱动球囊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互切换;刀片与第一变径段连接,且刀片在球囊的径向向外的方向上不凸出等径段,等径段用于与血管壁贴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刀片设置为多个,多个刀片均与第一变径段连接且在球囊的周向上排布;在切割模块处于第二位置时,多个刀片的多个刀刃共同构成围绕球囊的环形刀刃,且多个刀片与第一变径段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血栓的容纳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切割模块处于第二位置时,在球囊的周向上相邻刀刃部分重叠。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刀片具有在球囊的周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装配侧面和第二装配侧面,第一装配侧面和第二装配侧面设置为相互配合的斜面;当切割模块处于第二位置时,相邻刀片通过对应的第一装配侧面和第二装配侧面对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刀片均设置为弧形刀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恒壹(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恒壹(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9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