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型玻璃瓶的生产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8621.3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高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桥景博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4/00 | 分类号: | C03C14/00;C03B32/00;C03B25/00;C03B9/00;C03B5/16;C03B1/00;C03C1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李绩 |
地址: | 061800 河北省沧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型 玻璃瓶 生产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玻璃瓶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异型玻璃瓶的生产加工工艺,其可以提高玻璃瓶异型处的机械强度,减少在后续上色和制作过程中的脱落和损坏,提高异型玻璃瓶的完整度,从而可以提高玻璃瓶生产成品率;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S2、原料粉碎;S3、除铁处理;S4、球磨研磨处理;S5、原料干燥处理;S6、原料熔制;S7、吹至成型:冷却至1400℃的玻璃瓶瓶身用熔融液和异型部分用熔融液分别注入至玻璃瓶瓶身部分和异型部分所用的模具中,玻璃瓶瓶身部分的模具中将玻璃瓶部分吹至成型;S8、退火处理;S9、冷却定型:将退火处理后的异型玻璃瓶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后定型;S10、全自动喷涂;S11、印刷烫金处理;S12、检测包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瓶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异型玻璃瓶的生产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玻璃瓶是一种由玻璃制成的,用于盛放液体的容器,大多数用来盛放酒类,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常常将玻璃瓶生产成异型,提高玻璃瓶的美观程度,符合不同的消费者的审美,现有的工艺在生产异型玻璃瓶时,一般采用熔融的玻璃原料通过机械垂直或挤压成型得到异型玻璃瓶,由于玻璃瓶的异形处一般较为精细,在后续的上色处理和制作过程中容易脱落和损坏,影响异型玻璃瓶的完整度,从而导致玻璃瓶生产的成品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玻璃瓶异型处的机械强度,减少在后续上色和制作过程中的脱落和损坏,提高异型玻璃瓶的完整度,从而可以提高玻璃瓶生产成品率的异型玻璃瓶的生产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一种异型玻璃瓶的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准备碎玻璃、硅砂、硼砂、纯碱、石灰石、白云石、碳纤维、氧化砷、脱色剂、着色剂、澄清剂和乳浊剂作为原料;
S2、原料粉碎:采用破碎机将原料粉碎成颗粒状,并对其进行筛分,分出的颗粒较大的部分继续进行粉碎处理,直至粉碎后的原料全部可过筛;
S3、除铁处理:使用磁吸除铁设备将粉碎后的原料粉末进行除铁处理;
S4、球磨研磨处理:将除铁后的原料粉末加入至球磨机中进行精细研磨,得到精细原料粉末;
S5、原料干燥处理:将精细原料粉末放置于干燥箱中进行烘干处理,去除原料中掺杂的水分;
S6、原料熔制:将干燥后的原料放入至高温熔炉中加热,并配合搅拌,使原料熔融,得到原料熔融液;
S7、吹至成型:将玻璃瓶瓶身部分和异型部分所用的模具组装,将冷却至1400℃的玻璃瓶瓶身用熔融液和异型部分用熔融液分别注入至玻璃瓶瓶身部分和异型部分所用的模具中,并在玻璃瓶瓶身部分的模具中将玻璃瓶部分吹至成型,玻璃瓶瓶身与异型部分连接处熔融液融合,将异型固定在玻璃瓶瓶身上;
S8、退火处理:将吹至成型的异型玻璃瓶转移至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
S9、冷却定型:将退火处理后的异型玻璃瓶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后定型;
S10、全自动喷涂:将定型后的异型玻璃瓶通过全自动喷涂生产线中进行表面喷涂处理,并使用红外烘烤技术使异型玻璃瓶表面涂层干燥固结;
S11、印刷烫金处理:在异型玻璃瓶表面涂料上通过UV六色印刷机和LED四色烫金机进行印刷烫金处理,并烘烤干燥定型;
S12、检测包装:采用全自动监测仪将处理后的异型玻璃瓶进行检测,并对合格的部分进行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桥景博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吴桥景博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6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