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锁插销式管节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8570.4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甄亮;姜磊;张涛;陶利;徐文蕴;刘廷扣;俞文宝;夏佳;李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1/036 | 分类号: | F16L1/036;F16L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地址: | 2004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销 式管节 连接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锁插销式管节连接结构及方法,用于连接相对接的两个管节,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形成于管节的对接环面上的榫槽;设于管节内的连接孔;具有与榫槽相适配的凸榫的插接连接件,凸榫上设有与连接孔相对应设置的螺纹孔;穿置于连接孔并与螺纹孔连接的连接锁固件,通过所述连接锁固件及插接连接件紧固连接相对接梁管节。本发明通过连接锁固件及插接连接件紧固连接两个管节,即起到了连接的作用,又提高了凸榫处的连接刚度,进一步的增强了管节间的抗剪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顶管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自锁插销式管节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矩形顶管法具有不破坏地面道路、不干扰道路交通、不需迁改地下管线等优点,且断面利用率高,适用范围广,符合安全、快速、扰动少等当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施工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矩形顶管法在管道和通道施工建设过程中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对地表尽量小开挖、少开挖,使得对城市地下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这对加强城市环境及地下管网合理规范化建设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因而成为当前运用广泛的施工方法。
目前,现有的矩形顶管隧道一般都是由预制管节连接而成,在具体施工时,为了需要解决管节之间的连接问题,提高前后管节之间的抗剪强度,通常会采用插销和插孔相互配合的方式,即在前管节上设置插孔,在后管节上设置插销,对接时,让插销插入对应的插孔内实现了前后管节的连接,由于插销和插孔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前后管节间的抗剪强度。但是由于管节拼接施工时,可能出现偏差从而导致插销和插孔会有一定的损伤,从而降低了抗剪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锁插销式管节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解决现有的管节施工时因拼接偏差导致插销、插孔产生损伤进而带来的降低抗剪强度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插销式管节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相对接的第一管节和第二管节,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形成于第一管节的对接环面上的第一榫槽,所述第一榫槽的尺寸自所述第一管节的对接环面向内逐渐变小;
设于所述第一管节内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于所述第一管节的内弧面上形成第一孔口,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另一端于所述第一榫槽的内槽壁上形成第一接口;
形成于所述第二管节的对接环面上的第二榫槽,所述第二榫槽的尺寸自所述第二管节的对接环面向内逐渐变小;
设于所述第二管节内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一端于所述第二管节的内弧面上形成第二孔口,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另一端于所述第二榫槽的内槽壁上形成第二接口;
插接连接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榫槽相适配并插设于所述第一榫槽内的第一凸榫和与所述第二榫槽相适配并插设于所述第二榫槽内的第二凸榫,所述第一凸榫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凸榫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接口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
穿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的第一连接锁固件,所述第一连接锁固件与所述第一凸榫上的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以及
穿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的第二连接锁固件,所述第二连接锁固件与所述第二凸榫上的第二螺纹孔连接。
本发明在管节的对接环面上设置榫槽,且该榫槽的尺寸为自对接环面向内侧逐渐变小的,这样在连接管节时,榫槽的开口大于插接连接件上的凸榫头部的尺寸,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拼接误差导致的凸榫及榫槽结构损坏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凸榫及榫槽带来的抗剪强度。进一步地,在凸榫和管节上设置了连接锁固件,通过连接锁固件紧固连接两个管节,该连接锁固件既起到了连接的作用,又提高了凸榫处的连接刚度,进一步的增强了管节间的抗剪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