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驱活塞压缩机的油缸侧缓冲结构及液驱活塞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8547.5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彭学院;赵亚玲;任省栋;李佐良;贾晓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川压缩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2 | 分类号: | F04B35/02;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朱伟军;耿慧敏 |
地址: | 71004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压缩机 油缸侧 缓冲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驱活塞压缩机的油缸侧缓冲结构及液驱活塞压缩机,涉及液驱活塞压缩机技术领域。在不降低压缩机效率的前提下还能够防止活塞组件发生撞缸现象,延长压缩机的寿命。该缓冲结构包括油缸缸体、活塞组件、两个油缸头、两个通流套和两个活塞杆套筒;油缸头内设有安装腔,通流套可在安装腔内滑动;油缸头上设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通流套上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三油孔和第四油孔;第四油孔沿轴向贯通通流套的侧壁;第三油孔的入口连通第一油孔的出口,第四油孔连通第二油孔的入口;两个油缸头上的第二油孔的出口均通过管路连接彼此的第一油孔的入口,管路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入口朝向第二油孔。本申请同时公开了一种液驱活塞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驱活塞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驱活塞压缩机的油缸侧缓冲结构及液驱活塞压缩机。
背景技术
液驱活塞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式压缩机,与传统的机械往复活塞压缩机通过曲柄连杆的机构控制活塞运动不同,液驱活塞压缩机的活塞由液压系统驱动,因其具有振动小、噪声低,压缩工质不易受到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加氢站的工作中。
如图1所示,现有的液驱活塞压缩机包括气缸组件01、两个连接法兰02、两个油缸头03、油缸04、油腔活塞05和活塞杆06。其中,气缸组件01与连接法兰02之间、油缸04与连接法兰02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油缸头03布置于两个连接法兰02之间,再将两个连接法兰02通过双头螺柱连接组成缸体组件。油腔活塞05置于油缸04内,与活塞杆06通过双头螺柱连接组成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在液压油的推动下进行往复运动,对气体进行压缩。
当活塞组件接近行程终点时,需要调节液压油的流量与方向进行换向,换向时机对活塞的运动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通过在活塞运动到气缸组件的一个固定位置时发出换向信号,通过降低液压油的流量使活塞的运动速度减小至零。当活塞运动速度较高时,活塞的换向过程需要更长的距离,由于换向信号发出的位置固定,如果油腔活塞端面到达油缸头位置,活塞速度未降低至零,就会发生撞击,产生较大的噪音,严重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通过降低活塞组件运动速度,或者将换向信号提前的方式来防止撞缸,但这两种方法都会增大压缩机的余隙容积,难以保证实际生产的效率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驱活塞压缩机的油缸侧缓冲结构及液驱活塞压缩机,在不降低压缩机效率的前提下还能够防止活塞组件发生撞缸现象,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驱活塞压缩机的油缸侧缓冲结构,包括油缸缸体、活塞组件、两个油缸头、两个通流套和两个活塞杆套筒;两个所述油缸头分别密封连接在所述油缸缸体的两端;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油腔活塞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油腔活塞两端的活塞杆;所述油缸头内设有安装腔,所述通流套可在所述安装腔内滑动,两个所述活塞杆套筒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油腔活塞的一端;所述油缸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所述通流套的侧壁上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三油孔和第四油孔;所述第四油孔沿轴向贯通所述通流套的侧壁;所述第三油孔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油孔的出口,所述第四油孔连通所述第二油孔的入口;两个所述油缸头上的第二油孔的出口均通过管路连接彼此的第一油孔的入口,所述管路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入口朝向所述第二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能够为所述通流套提供向油缸活塞方向靠近的力。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抵靠所述安装腔的底部,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抵靠所述通流套。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多个,多个所述弹簧沿所述安装腔的周向均布。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固连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设有多个柱状凸起,多个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套设在对应的所述柱状凸起上,且抵靠在所述弹簧座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的口部设有限位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川压缩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川压缩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5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高频脉振注入法的PMSM转速提取方法
- 下一篇:电连接装置和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