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与点云技术的幕墙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8070.0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7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佳;刘军涛;王昊鹏;姜兆恒;王建伟;杨海滨;陈桂森;高舸津;邢可;王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2 | 分类号: | G06F30/12;G06F30/13;E04B2/8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幕墙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与点云技术的幕墙施工方法,包括幕墙构件单体参数化模型的建立、幕墙整体BIM模型的搭建与深化、模型整合与碰撞检验、幕墙构件安装模拟与方案制定、工厂加工、安装工序、BIM测量放线、BIM及三维扫描幕墙验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BIM技术的结合与应用,使得幕墙的精细化程度大大提高,并自动计算工程量与导入工厂加工,提高幕墙的标准化;对幕墙受力进行分析,保证受力安全,通过BIM技术的协同性对幕墙碰撞问题提前解决,进行可视化模拟对幕墙安装方案进行整体优化,使用BIM技术结合RFID、VR、三维扫描等技术以及优化算法,实现物资管理、测量定位、竣工验收等信息化幕墙工程管理与施工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BIM与点云技术的幕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不仅追求建筑的功能性,同样的建筑的美观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量设计师在建筑外观设计中使用了幕墙进行装饰装修,传统施工中,建设工程各专业分开设计,导致图纸间冲突问题较多,且幕墙安装对定位精度的要求非常高,传统技术难以满足,幕墙构件的复杂脆弱使其管理也十分重要,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信息化,难以满足管理需求。
BIM技术通过其可视化展示,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直观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在施工前快速、全面、准确地检查出设计图纸中的错误、遗漏及碰撞等问题,并且可以结合各种信息化新技术,从设计深化、方案优化到工厂加工、现场智能管理,有效提高幕墙工程的精细化程度以及现场施工各项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幕墙施工现场的安装效率,减少返工现象,节约成本与工期,并且降低施工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与点云技术的复杂综合幕墙高精度信息化施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幕墙安装精度不足的问题,通过BIM技术的参与,提高幕墙单体构件的精细化、标准化程度;对幕墙构件进行有序管理,优化整体幕墙施工过程,使整个幕墙施工的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与点云技术的幕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幕墙构件单体参数化模型的建立,利用BIM技术对幕墙单体构件进行参数化建模,建立幕墙单体构件标准化BIM模型,明确预留预埋件位置与细部构造;
步骤二:幕墙整体BIM模型的搭建与深化,首先搭建幕墙整体的BIM模型,对幕墙装饰装修效果进行还原;对幕墙的整体受力进行分析,保证幕墙受力安全,为后续模拟、加工环节做准备;
步骤三:模型整合与碰撞检验,将幕墙BIM模型与其他专业模型进行整合,并对整合后的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对幕墙与幕墙、幕墙与其他专业模型的碰撞情况进行解决,保证幕墙安装顺利与安全;
步骤四:幕墙构件安装模拟与方案制定,对深化后的幕墙构件安装方案进行模拟,以对比多种方案,遴选最优方案,在BIM模型中对幕墙进行排布,做到精准下料,并将安装方案模拟视频进行保留;
步骤五:工厂加工,将深化后的幕墙模型自动生成下料清单,将下料清单以及幕墙构件精细化BIM模型导入工厂端,并自动进行工程用料算量,对工厂生产进行严格把控;工厂加工完成后,生成幕墙构件出库清单以及存有各构件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存有各构件施工模拟动画的二维码;电子标签便于现场施工阶段,幕墙材料物流信息的掌握,以及验收、库存堆放、使用的幕墙构件状态的管控,二维码便于现场对各构件安装工艺的随时查看;
步骤六:安装工序、工艺模拟与VR教学,依据以上BIM深化模型与可视化模拟,制作幕墙安装工序工艺动画与模型,导入VR设备,使用VR设备对管理与施工人员进行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步骤七:BIM测量放线,在BIM模型中对幕墙安装的定位点位坐标数据进行计算与模拟,结合全站仪对现场实际数据进行收集,添加至BIM模型后,对不正点位进行计算与修正,筛选基准点位,最终在BIM模型中进行定位模拟以及安装模拟,现场施工人员依据计算出的基准点进行放线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解铋基微波诊疗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生物补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