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学成像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医学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6727.X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1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辛阳;宗金光;张树恒;滕艳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赵文静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学 成像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学成像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医学成像系统,通过获取检测对象的待检测部位和当前扫描协议的FOV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待检测部位所处的区域是否会产生卷褶,在待检测部位所处的区域会产生卷褶时,输出提示信息。该方法可以在扫描之前及时对扫描协议的FOV进行调整,避免检查完成后才能发现伪影然后再后过头调整,提升扫描成功率,节省扫描时间,从而能够高效地去除待检测部位所处的区域中的卷褶伪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学成像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医学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影像检查设备扫描过程中生成的医学图像中经常会遇到伪影。例如,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MR)扫描时会遇到卷褶伪影。卷褶伪影会使得视野(Field Of View,FOV)以外的区域叠加在FOV内的图像上,使得图像叠加,部分情况下会给读图以及临床诊断带来影响。
通常在扫描过程中,使用者要关注很多个扫描内容,常常会忽略部分环节,例如,扫描前的协议编辑阶段没有考虑防卷褶的参数设置,这样就会使得在扫描结束后才会发现图像上混叠了FOV以外的图像,然后修改防卷褶的参数后重新扫描,再次观察图像结果,直至图像满足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中,在进行MR扫描时存在无法高效去除卷褶伪影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去除卷褶伪影的医学成像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医学成像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医学成像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检测对象的待检测部位和当前扫描协议的FOV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待检测部位所处的区域是否会产生卷褶;
若待检测部位所处的区域会产生卷褶,输出提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获取检测对象的待检测部位和当前扫描协议的FOV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获取预设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机器学习算法模型是基于历史扫描协议的FOV及其对应待检测部位训练得到的;
将检测对象的待检测部位和当前扫描协议的FOV输入至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中,得到相对位置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待检测部位所处的区域是否会产生卷褶,包括:
将相对位置关系与卷褶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进行匹配;历史数据包括会产生卷褶的多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历史扫描部位、历史FOV以及历史扫描部位与历史FOV的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待检测部位所处的区域是否会产生卷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示信息包括调整策略,调整策略用于调整当前扫描协议的FOV,调整后的当前扫描协议与检测对象的待检测部位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策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根据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待检测部位所处的区域产生卷褶的卷褶范围;
根据卷褶范围确定调整策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调整策略包括调整当前扫描协议的FOV的位置和/或FOV的角度;或者,
调整策略包括调整当前扫描协议的FOV的大小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获取检测对象的待检测部位和当前扫描协议的视角场FOV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控制检测对象移动至医学成像系统的成像区域,接收用户通过医学成像系统的图像用户界面设置的当前扫描协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7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