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鼻喉科分析样品采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6597.X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1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贺星华;王慧敏;陈璐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郭丽娜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鼻喉科 分析 样品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耳鼻喉科分析样品采集装置,通过在特制的压舌板上套设薄膜,通过卷轮斜齿轮与卷轮斜齿条的配合,使得薄膜随患者的更换而更换,从而使得压舌板在使用时尽可能避免,另外本发明还设有棉签更换装置来对拭子进行更换,减少与操作人员的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本发明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参与,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另外本发明还可以根据患者所处的年龄段来改变拭子进入口腔的斜度以及压舌板进入口腔的深度,使得操作更为智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耳鼻喉科分析样品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医疗设备层出不穷,诊断方式也多种多样,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中咽拭子是耳鼻喉科中常见的一种诊断方式,它主要用于白喉、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疾病的检查,咽拭子检查是取咽喉部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然后再根据感染的细菌进行相应的实验,咽拭子检查的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的准确用药提供重要的依据,咽拭子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1.请患者做好准备工作后(漱口、清理分泌物)坐好,张大嘴;
2.采样者用压舌板固定舌头,采用样品采集拭子与扁桃体隐窝及咽喉壁范围接触;
3.反复擦拭3~5次,收集粘膜细胞,在擦拭过程中可适当旋转拭子,以增加接触面积;
4.取出拭子后,将拭子插入采样装置中或适宜的转运装置中,如插入VTM或其他缓冲液内。
其中压舌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木质、竹质、塑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次性压舌板,另一种是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的循环用压舌板,但是一次性压舌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给使用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循环用压舌板在消过毒之后可以循环使用,但难以保证每次消毒彻底,卫生性较差,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与此同时,虽然其可循环使用,但中间的收集、分发及消毒环节需消耗一定的时间、人力及财力等成本,综合经济性并不佳,另外压舌板在使用时以及在进行咽拭子操作第二步时,压舌板等需要经过操作人员的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了交叉感染的可能,会对最后的检查结果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由于需要咽拭子检查的疾病的发病人群年纪不同,其空腔尺寸也有着明显变化,因此拭子进入口腔时的斜度以及压舌板进入口腔的深度会有明显的变化;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极大的减小交叉感染风险且随年龄段的变化改变拭子进入口腔的斜度的装置就显得较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分析样品采集装置,本发明通过在特制的压舌板上套设薄膜,通过卷轮斜齿轮与卷轮斜齿条的配合,使得薄膜随患者的更换而更换,从而使得压舌板在使用时尽可能避免,另外本发明还设有棉签更换装置来对拭子进行更换,减少与操作人员的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耳鼻喉科分析样品采集装置,包括采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座横向一端设置有与人体相贴合的支座且采集座横向另一端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支座对应的压舌板且安装架上横向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螺纹配合有与安装架横向滑动配合的底座且第一丝杠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竖向部位转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夹住棉签的第一电子夹爪,所述连接板的转轴的径向延伸部位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下端连接有与安装座竖向滑动配合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下端连接有与底座竖向滑动配合的异形杆,所述安装架上端横向靠近支座一端设置有与异形杆配合的触发装置且触发装置使得异形杆在底座停止移动后往复移动;
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第一电子夹爪配合的棉签更换装置且棉签更换装置用于更换第一电子夹爪上的棉签。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横向滑动安装在采集座上且安装架由设置在采集座上的传动装置驱动,所述传动装置由第一电机驱动且传动装置与底座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使得底座在安装架移动一定距离后被驱动且在安装架停止移动后仍移动一定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5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