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损伤驱动块状非晶合金快速回春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6211.5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8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姚佳昊;孟永华;张士元;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F1/00 | 分类号: | C22F1/00;C22F1/18;C22F1/16;C22F1/06;C22F1/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于晓波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伤 驱动 块状 合金 快速 回春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无损伤驱动块状非晶合金快速回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低能态非晶合金以大于2K/s的速率加热到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后保持60-1000s;
(2)以大于100K/s的冷却速率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伤驱动块状非晶合金快速回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能态非晶合金是指通过时效因素、受力受热、机械处理和热处理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使非晶合金能态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伤驱动块状非晶合金快速回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热方式为电阻炉加热、感应加热或管式炉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伤驱动块状非晶合金快速回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热温度为(Tg-80K)~Tg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伤驱动块状非晶合金快速回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冷却方式为冰水快速淬火。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无损伤驱动块状非晶合金快速回春的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恢复非晶合金结构材料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2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